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把梦想拴在山巅

2022-11-17 08:31:5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通讯员 冯春昌 刘春荣

  站在以昔日四皓隐居而闻名的商山之巅,举目四眺,满眼绿色让人心醉。商山林区属国家流岭飞播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凭着连片成林面积大、林相整齐的夺目靓色,令人惊叹。可又有谁知道,它的建成凝聚了几代林业人的辛勤汗水。姜拴牢,他便是这几代林业人中的普通一员。

  “火坑”前,他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1991年,姜拴牢告别军营,被安排到丹凤县林业局一个下属公司上班。没想到,只领了一个月工资的企业改制,屁股还没有暖热,他就下岗了,陷入了迷茫。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怎能承受得了等候再就业通知的煎熬。他要用双手,像在部队一样,垦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绿洲。当姜拴牢得知丹凤商山了望哨急需护林员时,就找到县林业局分管这方面工作的负责人,主动请缨。

  这位负责人说:“那里条件差,责任大,你不妨再考虑一下。”

  他决绝地说:“考虑好了,有工作干就行,咱是党员,不挑肥拣瘦的。”

  领导提醒他:“下岗的都在观望政策,你缓一下,说不定有更好的机会!”

  他说:“请领导放心,我不会后悔的。”

  就这样,他的命运便和商山了望哨紧密联系在一起。后来,那些磨蹭了大半年靠和县上讨价还价的人,都找到了相对轻松体面的工作。

  游弋在碧波中的一叶绿舟

  第二天,姜拴牢用背笼背上铺盖,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历时一个半小时,来到商山顶上那幢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前。这便是自己的“新家”——了望哨。

  进门后,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一个吱咛摇晃的床板和一个多处露烟的土灶台便是自己下一步相依为命的伴儿,30升的塑料壶和油灯便是自己解决水电问题的“武器”。

  拔完山巅平地上一米多高的杂草,收拾出小片菜地,便到了晚上。在星光的余晖中,姜拴牢开始打量自己6180亩的管护区,其间还插花着180亩空地等待补植。他还负责方圆40平方公里的火情了望任务,这都是上山前林场领导分派的工作任务。后来的事情更超出了想象,他靠菜园的收成和野菜弥补蔬菜的不足,在同野猪、黑熊、毒蛇的对视中摸清了它们的脾性。渐渐地,他习惯并融入了这里的一切。

  巡山的路是漫长的,姜拴牢一走就是16年。期间磨烂了多少双黄胶鞋,和破坏森林资源的人肉搏了多少次,他都记不清了。他只知道这里的树长得更高更粗了,亲手栽的树苗已超过自己头顶,可以揪着荡秋千了。由于他传递火情及时,使这里的森林18次免于灭顶之灾,那些野生动物也常光顾哨所看他,和孤独的他注目相望。

  16年,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可姜拴牢却把年富力强交给了这片森林。他说:“感觉和部队一样,只不过站岗巡逻换了地方。”他像一叶小舟,在碧波荡漾、绿浪起伏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快乐。偶尔下山休假,梦中还常想念它们。

  2019年,57岁的姜拴牢被组织安排下山到护林站工作,可他心里还是割舍不下那些“孩子”,常以树爸爸的名义,看望这群和他相濡以沫多年的“孩子”。

  市场和这里隔着万水千山

  在了望哨的这么多年,正是市场浪潮席卷全国之际,一些战友进城当保安也混得人模人样。可姜拴牢从不被这些蛊惑,只懂得把默默奉献的军人本色,在这绿海波涛里延续扩展。一个月工资从当初300元涨到如今的2600元,尽管翻了几番,可只是在编人员的一半。姜拴牢从不怨天尤人,埋三怨四,他经常乐呵呵地向他人介绍,自己是临聘人员中工资高的一员。在西安工作的妹妹,怕聪慧的侄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误了一生,便接到家中替他抚养,如今已大学毕业。儿子也继承了姜拴牢的气质,自主创业,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姜拴牢的一生,只倾心万水千山,茫茫林海,山脚下的市场以及城里的各种机会都被他嗤之以鼻,委婉谢绝。他总是喜欢闷着头把一件事干好干到底,现在的绿水青山便是他心中的“金不换”。

  失声痛哭是光环下的唯一风景

  2021年4月10日,商洛体育馆,全市“最美生态卫士”的授奖仪式正在进行,老姜身在其中。迷彩服和黄胶鞋以及斜披胸前的红色绶带,是他此刻十分抢眼的装容,也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他自然成为电视台采访的重点,可当摄像机镜头对准他的那一刻,他却失声痛哭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谙熟他的人知道,这不是凄苦和磨难的衍生之物,而是他爱岗敬业和平凡获得殊荣后激动和自豪的自然流露。

  他只是万千守绿植绿护绿人员中的普通一员,可正是有了这成千上万个老姜一样的人默默奉献,才有了生态建设举世瞩目的今天。这种精神激励和鞭策,影响后来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上踔厉前行,将引领我们绘就生态文明的美好画卷。

  • 相关阅读
  • 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

      广大市民朋友:  当前,全国及我省疫情持续高发,呈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态势。我市自“8.15”疫情之后,零星疫情不断,截至11月19日共发生12波疫情,加之当前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疫情压...

    时间:11-21
  • 幕后高手

      仔细勘察现场  本报通讯员 张 驰  人物档案樊有宏,男,汉族,陕西洛南人,1967年8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从警33年来,樊有宏主勘各类刑事案件...

    时间:11-21
  • 商洛市老年书画学会成功换届

      本报讯 (记者 贾书章)11月19日,市老年书画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商州召开,市文联、市老干局、市民政局、市老年书画学会会员代表40多人参会。会议通过了上届工作报告和新修改章程,选出了第二届学会班子。 ...

    时间:11-21
  • 商洛市两项中药材市级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

      本报讯 (通讯员 林伟锋)11月16日,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联合组织专家召开市级地方标准审查会,对市中药产业发展中心牵头制定的《黄芩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苍术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两项市级地方标准进行技术审查...

    时间:11-21
  • 商洛市控辍保学见实效

      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紧扣“义务教育有保障”总目标,聚焦控辍保学各项薄弱环节,聚力推进、保质提速,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

    时间:11-19
  • 2022年商洛市国民体质监测“万人行”活动启动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 萌)11月17日,2022年商洛市国民体质监测“万人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商洛学院举行。  体质监测“万人行”活动由市体育局、商洛学院主办,市全民健身服务指导中心、商州区...

    时间:11-18
  • 光伏农场点亮绿色经济

      本报通讯员 王珺 李岩 宋洁  11月15日,在洛南县100兆瓦光伏农场发电项目现场,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客户服务员工与电站工作人员正在对发电设施进行巡查,确保电站满负荷运行。  21万块光伏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间:11-18
  • 商洛市加大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导

      本报讯 (通讯员 赵妮娜 吕杭东)近日,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领导小组抽调市场监管、卫健、医保等部门就我市医疗单位综合监管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调研。  调研组采取集中座谈、个别会谈、查阅档案、实地走访等形式...

    时间:11-17
  • 中国气象局在商洛设立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

      本报讯 11月10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宣布在我市设立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进一步提升秦岭生态气候服务能力,促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实施。  该观象台是目前汉江流域上游气候区唯一的观象台,是中国气象局设立...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