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引团 李涛 见习记者肖颖 西安报道记者近日跟随陕西三秦环保世纪行活动赴商洛和渭南两市,就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情况进行调研采访。调研采访组深入企业的第一线,通过实地检查生产车间、查看尾矿库和矿渣堆放现场以及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发现大多数企业较为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中国环境报 通讯员朱引团 李涛 见习记者肖颖 西安报道记者近日跟随陕西三秦环保世纪行活动赴商洛和渭南两市,就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情况进行调研采访。调查发现,企业大都对重金属防治工作较为重视,建设相应的污染处理设施,但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调研采访组深入企业的第一线,通过实地检查生产车间、查看尾矿库和矿渣堆放现场以及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发现大多数企业较为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为了减少污染,不少企业在技术提升、综合利用和治污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比如陕西银矿投入环保资金200多万元,对废水沉淀池、除尘设备、回水泵站等环保设施进行完善,使选矿产生的废水和冲洗车间产生的废水与尾矿砂一起排入尾矿库,经沉淀澄清后重复循环利用率达75%以上;陕西锌业公司商洛冶炼厂投资1000万元配套建设了日处理能力1000吨/日的污水处理站,采用三级处理及净化过滤工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实施清洁分流,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配套建设了循环利用设施,循环水利用率达90%以上。
但在采访中,记者仍发现一些环境安全隐患。如企业周边属搬迁范围的居民还未搬迁,厂区内还有部分废渣堆放时未按环保要求采取防流失、防渗漏、防扬散措施。个别企业在未验收的情况下,擅自开机试生产,无收尘设施,无废水处理设施。
据新民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