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周银祥) 一个薄薄的记事本能记下多少东西?一辆普通的摩托车能够承载多少东西?一个不起眼的公文包能装下多少东西?在商南县赵川派出所,记者看到,一群好民警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将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变为“为民想、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保民安”的桥梁和纽带。
所长徐伟告诉记者,自从全县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到现在全所积累下来的日记本堆起来就有厚厚一摞。每天,民警们都这样奔波于辖区农户和田间地头,身上携带的记事本记录着每天了解到的情况和处理的问题”。
石堰河村党支部书记佐富贵对记者说:“民警们走东家串西家,大到邻里纠纷的调解,小到哪位孤寡老人缺衣少食,日记本上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件件有着落,确实帮了我们村干部一个大忙”。
现在,赵川派出所的民警以民情日记本为载体,已形成了一个特有的“五个一”工程,即一身制服,一个民情日记本,一个背包,一辆摩托车和每天要做一件实事。这里的实事既可以是处理案件、解决争端,也可以是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每天,民警一到所里,就骑着摩托车,拿起背包,进村入户,为村民排忧解难。晚上回来,民警一个个又开始记下这一天的处警日记。
民警李传铭,已是该所一个二十多年警龄的老民警了,他对这种深入“一线工作法”感受颇深:“以前是群众有事到所上评理,亡羊补牢;现在,我们天天进百姓家们,排除矛盾纠纷,预防在先。今天,当然效果好,是事半功倍啊”。
今年开春以来,赵川派出所民警就走访群众500余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件,化解预防冲突3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6件,受到村民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