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方由朝)根据市上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森林面积15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62.3%提高到66%以上,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集体林权改革全面完成,逐步建立起高效运行的林业产权机制,为实现现代林业奠定坚实基础;以林果基地和森林旅游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产业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使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
突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源头区和“三区二道二岸”为重点,新增造林面积150万亩。实施造林、封护、低产林改造等措施,加快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和新农村绿化,实现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
突出培育林业产业。新建核桃良种基地125万亩,嫁接改造70万亩,核桃良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实施商洛核桃产品名牌战略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绿色产品生产、认证工作,培育和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和知名品牌的核桃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商洛核桃产业。新建板栗基地30万亩,良种嫁接改造60万亩,全市板栗面积达到290万亩以上。加快森林旅游发展,重点抓好商南金丝大峡谷、镇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道路、景区和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到“十二五”末,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5个省级森林公园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达2亿元。到2015年全市林业产值达25亿元以上,比“十一五”增长40.5%。农民人均林业产业收入达16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
突出抓好林业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规范集体林权流转,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建立森林管理新机制和可持续经营新体系。完善林权抵压贷款办法,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火险预测预报系统,火情了望监测系统,林火信息及指挥系统和交通通讯、防火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建立和完善森林有害生物检疫预测网络系统,提高监测、检疫、防治的技术水平,落实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基金,确保重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快实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全面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规范化建设。
突出实施项目带动。扎实实施退耕还林造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加大补植补造,提高造林质量,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对全市2404万亩森林资源实施有效管护。突出抓好森林经营工作,推行森林经营行政、技术和施工负责人制。完成森林抚育60万亩,通过森林抚育,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积极做好商南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山阳县天竺山自然保护区、镇安县鹰嘴石自然保护区和商洛市湿地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