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晓平)2011年以来,商洛市委政法委组织全市政法系统政法系统牢牢扣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平安和谐的期待,深入推进“平安商洛”、“法治商洛”建设,勇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排头兵。
组织公安机关“五化建设”保平安。一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服务便捷化。建立以服务发展、关注民生为取向的高效服务体系,以事前预防为核心的源头稳控体系,以秩序优化为主导的安全防护体系。二是立足现代防控体系,扎实推进打防智能化。狠抓防范扩面、资源整合,着力增强集约运作效果。三是立足情报引导行动,扎实推进警务信息化。加强社区基础、应急处置、情报联动工作,增强运用实效。四是立足精细运作管理,扎实推进执法标准化,在标准建设、执法规范、制度执行上狠下功夫。五是立足能力素质升级,扎实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加大育警强警、管警治警、优警凝警力度,提高队伍战斗力。
组织检察机关注重“四个突出”求突破。一是突出职能履行。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深化侦防、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突出民生诉求。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深化检调对接,创新司法救助模式,完善执法风险排查预警机制。三是突出关键环节。深化、拓展、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助推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深化青少年维权体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四是突出队伍建设。以公正廉洁执法为核心,深化检务督察,深化检务公开,加大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检察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组织法院“六大工程”促和谐。一是推进诉调对接深化工程。深化构建基层调解组织网络、执行协助网络、社会矛盾纠纷群防群控网络“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二是推进行政争议诉前协调延伸工程。在深化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上强化措施,使行政争议纠纷化解在源头。三是推进和谐乡镇、和谐社区共建工程。实行院领导挂钩联系片区,中层干部挂钩联系镇,其他干警挂钩联系村,形成三级挂钩共建网络。四是推进争创“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工程。进一步发挥由县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的执行联动机制作用。五是推进队伍建设“青蓝工程”。将新进人员下沉到基层,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促进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六是推进司法建议实效工程。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某一类倾向性问题及隐患苗头性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
组织司法机关突出“五大重点”强根基。一是提升法制宣传教育新活力。抓好“六五”普法开局,大力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强基升级”工程。二是提升法律服务实效力。把优质的法律服务资源向四大主体功能区及规模企业、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集中。三是提升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以关注民生、服务大局为己任,为困难、特殊群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援助。四是提升特殊人群管理实战力。转变管理方式,加快就业、公益劳动基地建设,强化动态管理。五是提升基层基础保障力。推进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和心理矫治中心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优秀司法所(局)创建,狠抓人员素质提升,推动司法行政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