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李小龙) 7月23日,省国土资源厅在丹凤县竹林关镇举行竹林关地质灾害警示碑揭碑暨全省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开工仪式,我省将投资2900万元对陕南重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国土资源部巡视员柳源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党委书记康战为竹林关镇颁发成功预报集体奖牌,市长杨冠军与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雷鸣雄共同为竹林关地质灾害警示碑揭碑,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卫华宣布全省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开工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荣珠致辞。
去年7月23日晚,竹林关镇突降特大暴雨,引发大柴沟泥石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和省、市先后投入1380多万元用于竹林关滑坡体群及泥石流治理,把原来的排洪渠由3米增加到5.5米,防洪标准提高为50年一遇,100年核校,确保了行洪安全。同时还专门在大柴沟建成了“泥石流遗址保护区”,并立碑以警示后人。
柳源在讲话中说,去年商洛“7·23”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的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的举行旨在提醒广大干部群众牢记过去,警示后人地质灾害猛于虎。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明显,灾区面貌焕然一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升到守护生命的政治高度,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要狠抓工程治理,狠抓薄弱环节,做好防灾预案,科学防治避让,努力将陕西省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成全国示范工程、德政工程,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张荣珠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给予商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丹凤县干部群众以“7·23”为警示,扎实搞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同时要继续做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确保顺利实现灾后经济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