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上半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低温、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农资上涨、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市场影响,夯实基础,加大投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35.21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93元,同比分别增长4.4%、26.8%。
——粮食生产稳步推进。预计夏粮总产27.79万吨,超计划任务近四成。建设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7个,夏播粮食作物72.2万亩,经济作物26.5万亩,其中蔬菜12.3万亩。
——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畜牧、林果、中药材和设施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创建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个、省级7个,完成了6个10万头生猪镇和12个万头示范村建设任务,商州荆河生态农业示范园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园区。落实设施蔬菜建设任务7180亩,新建蔬菜大棚2735亩。发展中药材7.2万亩,新建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基地23.6万亩,嫁接改造24.1万亩,经济林科管123.5万亩。全市100万亩挂果核桃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绿化造林28.96万亩,积极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完成326.3公里、25.3万亩。丹江武关河保护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市省级自然保护区增至5处。集体林权主体改革扫尾工作全面推进,颁发林权证46.5万本,占应发面积的88.11%。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完成水利投资5.2亿元,建设基本农田、新修加固河堤、治理水土流失580平方公里,均完成半年计划。新修“四田”2.36万亩,改造提高4.9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2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1.53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369口,完成年度任务的59.7%。
——扶贫开发成效明显。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全面启动,完成了18.3万户搬迁对象的调查摸底和审核确认工作,确定集中安置点208个,5691户搬迁群众开始建房。启动实施连片开发建设项目12个,整村推进村82个,新修村组公路164公里,铺设饮水管道221公里,架设农电线路68公里,实施“四改”2064户,建设“三位一体”284户。新一轮包村扶贫工作全面启动。
——农村民生显著改观。下拨城市低保资金3361万元,保障对象4.5万人;下拨农村低保资金8364万元,保障对象29.1万人。去年“7·23”特大暴雨灾害致灾群众全部入住新居。全市人口出生率4.57‰,自然增长率1.38‰。防汛工作抓早动快,投入防汛抗旱资金2292万元,组建了1989支5.26万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储存了价值400余万元的防汛物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商洛模式”不断完善,全市未出现农产品安全事件。(市政府办综合三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