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叶朝阳 余篇军 袁石军)近期,商南县试行向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颁发“党员荣誉证书”,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这是我市各地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推出的新举措。
实施“头雁工程”。采取“公推直选”、“两推一选”、“公开竞聘”、“两推两审两选”等方式,加大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力度。实施“千人培训”计划,深入开展能力素质提升、“村官进高校”、“后进学先进”、“两个学用”和“学业务强素质树形象”学习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基层干部谋发展、促和谐的本领。
实施“堡垒工程”。深化“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建立了后进村(社区)工作台账,实行分类管理、一村一策、集中整顿。深化“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将党组织向庭院、楼宇和生活小区延伸。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统筹建”等形式,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推行“文建明工作法”,健全完善“三会一课”、“一册两聚四会”、党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民主评议等制度,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务工作机制。
实施“素质工程”。推行基层党员增强党性、提高能力“双育”计划,采取集中轮训、分散培训、现场培训、流动培训等方式,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7场次,培训党员7520人次。广泛开展“共驻共建、创先争优”、积分评星、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群共建、“劳动竞赛”、“巾帼建功”、学雷锋等活动,激发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实施“强基工程”。按照“一年抓示范、两年抓推广、三年抓完善”的目标,逐步把村级活动场所建成议事决策中心、党员活动中心、农民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中心。
实施“惠民工程”。全面推行“支部+合作经济组织+党员示范户”、“四级承诺一评议”、“双联双建”、结对帮扶、挂职锻炼、为民服务代理、“民情联系卡”和“民情家访”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在帮民富、解民忧、惠民生中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