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见习记者 李妮)眼下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他们放弃离家较近的学校,将子女送入教育资源好、社会知名度高的中学就读。因此,我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陪读妈妈。
今年46岁的韦大姐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了孩子的教育她从板桥来到城里。她说,由于她那个年代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好,她只读到小学就没继续再读了,由于自己没文化,再加上嫁个没文化的丈夫,这些年在社会上吃了不少亏。为了弥补心中遗憾,她和丈夫下定决心,不管活得再苦再累都把她们的女儿培养成才。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韦大姐的丈夫常年在山西的一家煤矿里挖煤,几年才回来一次,韦大姐也放弃了种地,到西关租了一间房和孩子同吃同住。她说城里花费大,无奈之下,她利用照顾孩子的空余时间,在一家超市里打工,挣些生活费补贴家用。
王大姐是金陵寺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丈夫是一名中学教师,她说,丈夫工作圈子里的同事家的孩子个个都考上大学了,她当陪读妈妈一方面是让孩子上所好大学,以后做人有出息的人,另一方面,孩子要是考上大学了,她和丈夫的脸面都有光,为此,她和丈夫把孩子从老家转到了一家私立学校读书,她独自带着孩子在城区租了房陪着孩子。刘大姐是一名单位的职工,她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了,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高考中,她已经向单位请了一年的长假,做了一名全职的陪读妈妈。
李大姐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没有出去工作,在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孩子做一天三餐。她说,在城里租房住只是为了孩子高考,所以房内很简单没添啥家具和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