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李小龙)看数码彩电、用洗衣机、宽带上网。以前,偏远地区的农民想都不敢想,但如今在“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下,我市农民购买家电的热情空前高涨,品种繁多的家电走进了农户,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城里人才能过上的生活。
家电下乡是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制、生产、销售指定家电产品,最初为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四大类,逐年增加扩展到计算机、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电动自行车等10类产品,由政府对农民购买者给予销售价格13%补贴的农村家电推进工程。我市家电下乡工作启动于2008年12月1日,到今年11月30日将结束,实施期限为4年。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全市累计销售补贴类家电下乡产品36.89万台/部,销售总额8.12亿元,累计向农民兑付补贴资金8996元,数以万计的农民受益。
为了确保这一惠民政策的顺利开展,我市连续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家电下乡的目标要求,并列入政府督办事项。各县区积极受理中标销售企业申请资料,认真审查其所设销售网点的资质条件,并在相关媒体公示。并经常深入销售网点检查指导,规范销售网点现场布置和工作流程。为更好的方便群众兑付资金,我市制定代垫补贴兑付管理办法,在县区财政局分别设立了家电下乡资金兑付(结算)办公室,要求兑付办在接到审核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划拨销售网点垫付的补贴资金。同时还为各镇财政所业务人员配置了专用的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大大提高了兑付工作效率。我市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兑付率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
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家电下乡流通网络。全市共备案登记家电下乡销售网点492家,覆盖到六县一区城区和所有镇办。争取中省家电下乡流通网络专项资金180万元,支持7户家电经营企业和150个销售网点加强销售、维修、配送及信息体系建设,建立了延伸农村的家电连锁网络,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家电下乡拉动了市场需求,带动了农村消费结构升级。2011年全市销售补贴类家电下乡产品15.85万台/部,销售金额3.8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8.84%和51%,对乡村零售额增长贡献3.1个百分点。到今年5月底全市百户农民家电下乡产品购买量达到68台/部,大大加快了家电普及率的步伐,带动了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加速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到今年5月底,全市农民利用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共购买冰箱7.9万台,彩电10.5万台,洗衣机9.48万台,电脑2.37万台,空调2.38万台,热水器3.35万件,其他产品0.9万件(部),这些产品的使用,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得到转变。
家电下乡工作为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作出了积极贡献。家电下乡惠民政策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活跃了农村消费市场,家电下乡产品广深受我市农民朋友欢迎,成为农村同类产品的消费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