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毛鹏)商洛市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民居环境、脱贫能力、社会事业建设,有效解决制约贫困区域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贫困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正朝着“五化”方向迈进。
产业增收长效化。围绕特色长效产业发展,新发展以种、养、加、流通和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大户2475户,专业合作组织57个,努力实现产业增收长效化,着力促进贫困区域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基础设施便民化。围绕“五通”和“六到农家”项目建设,修建蓄水窖,铺设引水管道,解决饮水困难。新修村组道路、入户联户路,架设农电线路,新修基本农田2647亩、灌溉渠道30.78公里、河堤33.64公里,努力实现基础设施便民化,大力改善贫困区域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民居环境城镇化。围绕家庭环境、公共环境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改房、改厨、改厕、改圈 、修建“三位一体”沼气池,硬化庭院,修建公共厕所、垃圾池,铺设排污管道,移民搬迁,努力实现民居环境城镇化,逐步推进贫困区域城镇化进程。
人口素质技能化。围绕服务城市建设、陕南移民搬迁、工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劳务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6599人,努力实现人口素质技能化,不断增强贫困区域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社会事业功能化。围绕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养老医疗覆盖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新建村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23个、村小学4所,新农保覆盖64103人、新合疗覆盖76330人、低保救助8853人扶贫项目到户扶持8466户,努力实现社会事业功能化,有效提升贫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