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记者 方由朝)日前,记者从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全市农业工作重点以加快特色产品开发,全力拓宽增收渠道为主。
全面启动万亩大樱桃产业带建设。产业布局以商州、丹凤、商南、山阳为核心,辐射带动洛南、镇安和柞水。围绕产业园区、旅游景点、休闲农家、农庄、县城周边,按照核心县300亩以上、其他县100亩以上的标准,加快示范园建设。在商州、丹凤、山阳分别建设20亩以上的苗木繁育基地,搞好良种壮苗培育。市蚕果站、农科所、植保站、质检站要搞好技术服务和质量安全保障,各县区要落实特色产业中心主抓果业发展。
打造亿袋食用菌产业。以加快食用菌示范县、示范镇建设为重点,以推广“百万袋”模式为抓手,加快建设专业化菌包生产线,推广“七统一分”生产方式,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优势互补,加快食用菌生产由家庭分户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转变。承担去年食用菌项目的县要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承担今年食用菌示范县项目的要建成3条加工生产线、承担示范镇项目的要建成1条加工生产线。市农科所将加大食用菌优良菌种引育、高效栽培、产品保鲜、精深加工、菌糠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生产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强化技术支撑,提升发展水平,确保今年栽培食用菌1.1亿袋,实现总产16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
做强做优商洛茶产业。按照“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响品牌、做高效益”的思路,积极争取省上5000万元茶叶产业发展资金,尽快启动建设无性茶苗繁育基地1300亩。积极推进清洁化加工,加强茶文化研究和茶事开发,实现兴茶富民。
按照“保面积、提单产、稳总产、优结构、增效益”的要求,大力实施“压麦扩薯”战略,整市推进马铃薯高产创建,加大先进增产技术推广,扩大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应用,实现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发展设施蔬菜,打造秦岭马铃薯品牌。
启动实施千亩日光温室工程,优化设施结构,拓展设施种类,新建日光温室300亩,全力加快商州城周万亩、六县城周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促进反季菜供应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