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杨莉霞)近年来,商洛市人大常委会把人大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有效对接,按照“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和改进人大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抓认识、抓队伍、抓深度、抓亮点,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宣传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不仅是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公开人大信息、让人民群众知政参政的需要,更是人大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需要。
为了搞好人大宣传工作,他们一是认识求高。过去针对人大宣传工作不被重视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从解决认识问题入手,每年都召开全市人大宣传工作会议和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联席会议,要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和市直各新闻媒体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评选表彰优秀作品,通报近期人大工作,研究部署一个时期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从而形成了各方重视、支持人大宣传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队伍求精。做好人大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为了充实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力量,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宣传队伍,各县区也分别建立了骨干通讯员队伍,形成了市、县、乡三级人大宣传网络。同时重视对全市人大系统新闻宣传队伍的培训,根据宣传要点,定期邀请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辅导,给通讯员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提高写稿、投稿质量。市人大常委会还对机关各委室提出了宣传任务,要求报刊上经常有人大的文章,电台上经常有人大的声音,网络上经常有人大的的信息。为了激励大家的写作积极性,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目标管理和奖励机制,制定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奖励办法》,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市、县人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将人大宣传经费列入机关预算予以支持,改革优秀通讯员评选办法,坚持稿费陪奖制,对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章,机关从办公经费中挤出近两万余元及时兑现。由于建立了目标管理和奖励机制,去年市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和通讯员在中央、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达到300余篇,在参加全省人大新闻奖评选中,我市获奖数量列全省第三名。
三是报道求深。人大会议的新闻宣传,政策性、程序性很强,每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都安排媒体就会议有关议题采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对拟任命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前发言进行全程录播,使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程序直观地呈现在广大群众面前,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增强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人大宣传工作更系统、更深入。去年首次开展的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评议中,从召开评议工作动员会到被评议部门的整改落实,记者全程进行跟踪报道,专项工作评议开展的有声有色。
四是亮点求新。为创新人大宣传工作,市人大努力办好“商洛人大网”。网站开设专题网页,报道代表风采,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开展人大监督,每月都解决一批争议较大、久拖不决的疑难信访案件,群众满意率超过90%。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商洛环保世纪行”活动,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解答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商洛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对黄龙钼业小区的水源污染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暗访,找准了问题所在,撰写了《洛南有条“黄河”》等曝光稿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商洛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的监督下,黄龙河的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水质基本达标,受到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