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社(刘涛 陈永辉)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3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15元,分别增长11.4%和13.5%,两项增速均居全省第三。从城乡居民增收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依然是主要动力。
今年32岁的谭荣建是山阳县中村镇人,前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自从看到山阳县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去年他就回来应聘到当地的一家企业打工挣钱。谭荣建说:“在这儿离家近,家里有个啥事情也能照顾得到,工资还可以,一个月2400块钱,还不错。”
谭荣建所在的企业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目前这家企业一期工程即将于9月竣工投产。谭荣建说,在工业园区,像他一样打工的当地人越来越多。
山阳天之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平骅说:“像我们这个企业建成以后,在三年里头,要带动当地新增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带动1.5万户药农进行种植,大概三年下来可以给农民增收1.2亿元。”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劳务经济,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尤其是各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以及小城镇建设等,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平台。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993元,增长11.4%,农民人均收入3615元,增长13.5%,两项收入增速同居全省第三。从农民增收的渠道上看,上半年农民工资性现金收入人均2091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57.8%,是增收的主动力;此外,农民转移性收入、现金收入、家庭经营收入都保持在了10%以上的增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市统计局局长赵强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快得益于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这对农民的增收起到一个刺激和扶持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是在技术培训,有效地组织协调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据分析,尽管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在农民增收观念和认识上,产业增收规模和效益上还有待加强;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都是农民增收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