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吉文艳 左 京)“霜降前,要种完”。往年霜降之前,我市小麦秋播工作已基本完成,然而今年霜降已过去近一周时间,大部分农民还在观望,多数土地虽已收拾平整,但却未播撒一粒麦子。据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工作人员统计,截至10月26日,我市共播种小麦54.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64.6%,较上年同期少播30.1万亩。
10月27日,记者来到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梁铺村,看到农民有的在平整土地,有的在清理地里的玉米秆,但更多的土地被闲置下来,什么也没种。正在挖地的村民梁太平谈到,连着几个月没有下大雨,地里干透了,一点墒都没有,种了小麦也白瞎。“现在没有灌溉条件,大家也不敢种,怕种下再没雨水连麦种都收不回来了,今年这一季庄稼怕是种不成了。”梁太平说。不仅是小麦受影响,一些村民种的蔬菜受旱情影响出苗率也极低。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刘塬村村民王霞指着地里的菜说,“我种的菠菜和小葱下了5次菜籽才出苗,萝卜也是又细又短。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几乎没有一块五往下的菜,应该是今年天太旱了,很多本地菜都没成,从外地拉回来的菜自然就贵。”
市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胡晓黎介绍,2013年8—10月中旬,全市降水42.0(商州)—180.0(山阳)mm,偏少38%—85%,比往年同期偏少38%—85%,期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达17天。10月是秋播的关键月,但除柞水、镇安出现了14.2—15.0mm降水外,其余各地均无有效降水,按气象监测标准除镇、柞外其余各县已达中度干旱,洛南和商州坡塬地达重度干旱。市农业局副局长叶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时到不等墒”,土壤耕层有墒的要趁墒播种,确保小麦丰产期;旱地要采用“三干(即天干、土干、种子干)”播种,深开沟浅覆土,等雨出苗;对因干旱推迟播种期的适当增加播量;增施有机肥,播撒小麦专用配方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小麦的抗逆性;播后及时镇压提墒,减少水分散失。对已贻误农时、不打算种小麦的土地,可及时深翻整地,使其吸纳冬春雨雪,改种冬春马铃薯、早玉米及蔬菜等作物,尽力扩大播种面积,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