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强农政策凸显惠农效果 实现富农还需深化改革

强农政策凸显惠农效果 实现富农还需深化改革

2013-11-01 08:25:26

  商洛日报讯(王 英 阮荣均)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坚持财政支农,筑牢发展基础。我市制定出台了财政支农具体实施办法,财政支农比例稳步提高,构筑了农村发展繁荣的基础。2008年至2012年,我市累计投入财政支农资金92.59亿元,“三农”支出累计达到268.8亿元,各级财政“三农”投入增幅年均增长25%,和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基本持平。

  坚持补贴到位,确保农民受益。我市各地不断完善惠农补贴发放机制,稳步扩大涉农补助“一折通”发放范围,规范运行方式,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足额发放到位。5年来,全市共落实惠农补贴资金17.81亿元,全部通过“一折通”足额发到群众手上。

  坚持信贷支农,推动产业发展。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各自职能,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推动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61亿元,累计财政贴息8131.43万元,直接扶持23235人创业,带动就业54663人。2012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20.1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4.11%。

  坚持理顺体制,加强村级组织。从2006年起,我市各级明确了党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成立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县区党委组织部核定村干部人员工资基数和绩效工资标准,实施村干部工资统一监督管理和发放。2012年底,全市村干部工资补贴平均达到7000元以上,最高的县达到1.44万元左右。

  坚持教育优先,促进均衡发展。我市2006年春季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12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到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24.16%。大力实施“两免一补”政策,5年来全市投入资金8.54亿元。营养改善计划和“蛋奶工程”并轨实施,惠及全市498所小学和42所幼儿园的8.81万名学生。

  坚持社会保障,打造民生之盾。近三年来,全市参合率接近100%,基金到位率达到100%,累计报销参合患者1069.35万人次,报销基金12.7亿元。143.38万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28.35万名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按月足额领到养老保险金,累计发放基础养老金4.22亿元。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全市保障农村低保对象8.7万户21.36万人,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2万户4.76万人。近年全市共建96所敬老院,每年为19386名供养对象支付五保供养资金9600万元。

  目前,各地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运作机制衔接不够、基层基础工作有待继续加强,配套资金落实不够、部分优惠政策没有落到实处,金融保险服务不够、试点工作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政策落实效应不够、持续物价上涨冲减受益效果。进一步做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工作,应理顺贯彻落实机制,建立无缝对接、无隙联结的运行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从实施惠农政策中实现自立自强;多方筹措资金投入,深化育财强税活动,确保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民本事业建设;全面强化监督管理,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管理,提高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着力增强政策效应,努力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适当加大资金投入规模,增强“三农”后续发展能力。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