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李 亮)婆孙俩生活困苦,坚强的精神令人感动。本报11月7日社会特刊刊发的《过了年,我想去上学》一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爱心人士和当地政府第一时间给婆孙俩送去了慰问金,也送去了温暖。
来自市区不愿透露姓名的7位爱心人士说,他们在同一个办公室上班,看到报道后,大家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去看望黄玉涵的想法。他们每人拿出100元钱凑在一起,购买了米、面、油,还专门从超市精心给小玉涵挑选了暖和的棉袄和书包,还有几个人从家里拿来毛衣、毛裤,准备送给婆孙俩。本来想在周六去的,因为一个成员出差,看望时间便推迟到了周日。
11月10日,天下着蒙蒙细雨,虽然坑坑洼洼的乡路不好走,但浓浓的爱心无法阻挡这一群人的脚步。早上10点多,他们来到了婆孙俩住的院子里。看到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小玉涵紧紧拉住外婆的手,害羞地不愿抬头,当她看见叔叔阿姨递过新书包时,她开心地笑了。几位爱心人士将买过东西剩下的五百元钱塞到了外婆王存弟的手里,老人的眼里涌出了泪花。一位姓江的先生说,自己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也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现在生活好些了,理应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的“稍微”关注,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带了自己孩子去的杨先生说,自己的孩子今年10岁了,把黄玉涵的事给孩子说了后,孩子也要一同去,并提前买了零食要送给黄玉涵。同去的吴先生说,以后像这样的活动他还会参加,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据了解,这7位爱心人士经常自发组织此类的爱心活动,看到哪里需要帮助,就会伸出援手。
王存弟老人对记者说,她都不知道怎么感谢这些好心人,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她会照顾好孙女,明年就送孙女去上学。
商州区板桥镇政府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给婆孙俩送去了被褥、衣服和500元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