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赵晓翔)我想把我与《商洛日报》的情缘借贵报一角反映出来,一来表示对贵报的感谢!二是想激励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振奋精神,积极为商洛发展“鼓”与“呼”。虽然我与《商洛日报》结缘只有短短4年多时间,但它却参与改写着我的人生,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2009年,我还是洛南县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因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关注《商洛日报》,渐渐地我萌发了向贵报投稿的念头,于是我撰写了一篇消息《洛南启用新农合基金预算方案》投向贵报,没想到这篇稿件很快便见报了,因为有了第一次成功撰稿经历,一下子激发了我投稿的热情。在此后不到2年时间里,我先后在贵报及相关报刊发表稿件100多篇。
2010年我被调到洛南县卫生局专门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实现了我人生的一次转折。在此期间,我撰写了许多反映洛南基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及落实医改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许多报道引起了省卫生厅及同行部门广泛关注,先后有西安市卫生局、民政局、临潼区卫生局前来参观学习。一次次有效的尝试,一篇篇成功的报道,不仅让我体会到了新闻写作的苦与乐,更让我坚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2011年10月,我被调到县委宣传部通讯股,成为一名正式通讯干事。
经过两年多艰辛努力,我的新闻稿件从当初“豆腐块”变为现在“大块头”,从原来夹缝中的“短消息”变成今天的长篇通讯。2012年,我结合“洛南精神洛南人”宣传,积极采写稿件。其中在贵报刊发的《花季女孩用爱撑起一个家》引发关注,花季女孩张妮先后收到捐赠2万余元,并获得爱心人士每年1.5万元学费和每月600元生活费资助,张妮目前已进入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刊发的《大山深处的80后乡医》李勇引发关注,目前李勇已被推荐上报为全国“寻找最美乡村医生”。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生的精彩,在于掌控好自己的心,让她走正、走好;而我也深深明白:过去,《商洛日报》改写了我的人生,而未来,我的人生将会在这条路上执着的走下去。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将怀着一颗坚定的心,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大力发扬实干精神,努力作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