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王 丹)我市各级公安机关按照“1+9”制度体系的规范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公安中心工作这一总体目标,以“细化、抓实、管住、激活”的原则,扎实安排部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和队伍建设水平,公安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在强有力的“1+9”制度体系建设的推动下,我市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对公安机关整体形象的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前列,市公安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型”机关、“旗帜党委”称号,命名为“文明单位”,连续五年夺取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殊荣,商洛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空前加强。
抓学习领会,抓落实重点。省厅《公安机关基层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和9个规范性文件下发后,结合我市公安工作实际,市局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和落实措施,市局对事关公安队伍建设的会议优先召开、活动优先安排、困难优先解决,坚持每年抓好一个主题活动,着力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公安机关的指导,连续4年确定一个“抓手”,每年破解一个难题:2008年召开了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重点研究和解决了机构设置、政工队伍建设和进班子问题;2009年举办了全市政工干部培训班,加强对《基层指导意见》的学习,强化基层所队政工干部把主要精力用于抓队伍观念的树立;2010年,召开了全市思想政治工作暨队伍建设现场会,强力推进“1+9”制度体系建设的贯彻落实;2011年,组织全市政工干部赴宝鸡扶风、渭南合阳学习队伍建设经验,促进我市公安基层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使队伍建设始终成为公安工作的主旋律。
抓思想素质,抓警心警队。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人民公安为人民”“商山深处党旗红、富民和谐建新功、科学发展求突破”“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形势政策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公安民警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民警的政治素养,永葆公安队伍的忠诚本色。编印了《商洛市公安系统优秀书画作品集》,实现了重大节日有晚会、文体活动有比赛、摄影书画有展览、文学创作有交流,提升了民警的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了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不断加大从优待警力度,坚持每年为民警进行一次体检,建立了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强行落实民警年休假制度,保障民警的正当权益。每年春节前夕,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组织领导对英烈家属、因公牺牲民警家属和离退休民警、家庭困难民警、患病民警进行慰问,据统计,商洛市共慰问民警1220人次,进一步凝聚了警心,激发了工作活力。
优化警力,苦练精兵。按照“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强化实战”的要求,市、县两级把警力下沉工作作为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实行了年轻民警分期分批下基层锻炼制度,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文职人员制度,规范文职人员聘用工作,全市共选配48名乡镇富裕干部充实到公安队伍,既丰富了民警的基层工作经验,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达到了优化警力的目标。近年来商洛市公安机关全面贯彻“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积极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制定教育训练的计划,狠抓教育训练的科目设置,发挥教官队伍建设和作用。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51期,培训民警13579人次,投入教育训练经费768万余元,我市公安队伍实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