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十创”“十评”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活动,组织开展“双节”文化市场清理整顿活动等大型专项集中整顿活动10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215家,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大工程”,在中小学校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和中小学生爱国主义读书征文评选、演讲赛、讲故事比赛及全区文明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全年累计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好事20余件,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先后对全区2000多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安全给予了特殊关注,并对3万多名留守儿童开展了“代管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活动,已有3000多名留守儿童有了“教师家长”。
对外宣传:聚焦实干凝心聚力
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提升专题新闻宣传层次,以宣传报道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结合全市“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围绕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西街片区旧城改造工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政德教育等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和主题活动,策划专题新闻宣传,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影响的重点报道,被《陕西日报》评为新闻报道先进集体。全年在各级新闻媒体发稿1538篇,首次突破1500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475篇、市级媒体发稿1063篇,长篇通讯《实干创造奇迹》,在全区产生了较好反响,《陕西商州——学生营养餐统一配送》在《人民日报》刊发。
举办新闻写作知识培训班和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三期,进一步提升通讯员新闻稿件写作水平。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联合商洛日报社在梁坪村举行了“记者走基层”活动,组织中省驻商媒体、商洛日报、商洛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和重大项目建设工地,采写刊发了一大批反应群众伟大奋斗、火热生活、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的优秀稿件,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组织拍摄《中国秦岭幸福城》外宣片,编印《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掠影》《西街》旧城改建宣传册、《重点项目建设纪实》《重点招商项目手册》等宣传品,启动拍摄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背景题材的微电影《托起》,策划编辑《印象商州》系列画册和《印象商州》系列扑克外宣品,进一步提升商州对外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
网络管理:文明上网共建和谐
成立了区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商州区网络舆情回复办理工作制度(试行)》《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的意见》,强化网络管理,规范网络舆情办理流程,提高网络舆情办理效率。对全区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21家网站进行备案登记,不断加大网上舆情监测力度,全年编发《商州舆情动态》简报28期,下发《互联网突发及敏感信息告知函》58期,向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中心上报各类舆情82期,被采用46期。在全区各单位设置了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制度,组建了全区网络评论员队伍,科学开展网上互动,积极有效的应对网络舆论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走向,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完成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微博开设和商州宣传网的更新上线工作,指导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单位和干部开通微博,开通中共商州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筹备成立商州区网络文化协会,实现行业自律、普及网络知识、引导用户健康上网。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和规范网络新闻活动,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社会宣传:“文化强区”全面提速
成功举办“幸福商州”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组织“贺新春义务书写春联”“广场文化演出”等系列活动80多场次,开展“喜迎十八大民俗歌舞展演”“民间社火表演”活动200多场次,组织“第三届陕西省农民文化节·商州区文艺晚会专场”文艺演出,其中《闯王鼓》获得一等奖,《幸福商州》获得二等奖。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服务基层建设、打造幸福商州”活动主题,通过以城带乡,组建十支下乡服务团队,开展“十送万家”和“三支四关爱”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主题服务活动,努力实现文化科技卫生等服务活动常下乡、常在乡。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开展医疗义诊、各类咨询3000多人次,捐赠图书、设备、药品、树苗、器械用品等8类物资共计价值21万元,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下乡大餐。配合拍摄了《大美陕西之最美商州》《中国秦岭幸福城、生态宜居新商州》等2部宣传片。全年采播《商州新闻》260期,“两台”播发稿件1.2万多条,制播专题180期,公共文化活动影响力和新闻宣传引导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