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干部下基层应该“给”什么

干部下基层应该“给”什么

2014-04-29 10:03:56

  商洛日报讯(魏永刚)现在,越来越多的干部都在下基层,给基层带去经验政策和解决民生问题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基层群众眼中,干部是上面来的,自然对干部充满期待。对干部而言,到了基层“给”什么,却值得认真思考。
  笔者从媒体上看到一段干部与群众的对话。村里群众对上面来的干部说了很多困难,发展养殖业没有钱,村里路还不够好,公共事务需要上面支持等等。这位干部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体谅你们的困难,也可以用倾斜的办法帮助解决这些困难,但我不能这样做。我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思路,从政策层面推动更多像你们这样的村子发展,而不仅仅是给你们“吃偏饭”。
  干部下基层是为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但在解决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上,却需要斟酌。只要听说上面有干部来蹲点,基层群众就充满了期待。期待干部能带来好作风,更盼着干部能从上面带来资金、项目等实惠。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到了基层,看到这里道路不好,就帮忙修路;那里有人生活困难,就帮忙募捐。有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甚至动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联系的基层点“送偏饭”“搞倾斜”。可以说,这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也是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但干部下基层,还不应仅仅如此。
  干部下基层要“解剖麻雀”,掌握情况。如果干部的思维仅仅限于自己“目力所及”,乃至于自己看到的问题都是大问题,而对自己没有看到的问题却不去想、想不到、想不深,那就违背了下基层、转作风的初衷。
  干部下基层,应该“给”什么,这里其实包含着一个干部本身从基层“得到”什么的问题。如果到基层去,经过调研得到的是具体情况和基层发展的实际困难,得到的是自己思考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就不会满足于仅仅解决自己看到的那点问题。如果到了基层“看山是山、见水是水”,那么,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解决一两个问题,也能得到一些喝彩声,也能获得少数基层群众的赞赏,但却没有完成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担当的职责。
  干部下基层,需要解决更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要“由点及面”“触类旁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而要给政策、给方法、给思路。只有把自己的基层所见,“上升”到政策措施和发展思路上,才能提高决策水平,才能达到下基层、转作风的目的。
  眼下,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县区进行,县区是距离基层最近的地方,也有更多干部奔走在下基层、贴近群众的路上。面对群众的困难,面对基层的呼声,愿大家能像前面说的那位干部那样,不要一味地“倾斜”,而要多想想如何出政策,怎样找出路。

  • 相关阅读
  • 我市召开商于古道文化景区总体规划汇报会

      商洛日报讯 (记者 王尚锋)4月29日,市商于古道文化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商于古道文化景区总体规划汇报会,听取规划设计单位的汇报。市上领导陈俊、刘淑慧、唐志贤、徐明非、王勇、苏红英出席,省内有关专家教...

    时间:04-30
  • 市政府办“学劳模比贡献作表率”

      商洛日报讯 (杨 林)4月26日,市政府办干部职工赴洛南县麻坪镇开展“学劳模、比贡献、作表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   活动当天,47名党员干部认真聆听...

    时间:04-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