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记者 左 京 通讯员 闫丹彤)近日,在省政府通报表彰的2013年度全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榜单中,柞水县小岭工业园区获“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称号,商南县工业集中区、丹凤县工业集中区获得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争先进位奖。至此,我市共有1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纳入全省重点。
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自2010年启动建设以来,全市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载体和抓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聚合生产要素、集约利用资源重要途径,强力推进集中区建设发展。镇安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洛南陶岭工业园区、柞水盘龙生态产业园区、山阳工业集中区、丹凤工业集中区、商南工业集中区、商州荆河生态工业园区、柞水小岭工业园区、洛南卫东工业园区、山阳中村钒产业集群区等10个集中区,先后被纳入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
商南县工业园区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园区规划为县城片区和富水片区两部分,总面积6.56平方公里。商南县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及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农副产品、矿产品、高科技新能源及现代物流等四大特色产业。目前已有44户企业入驻,新入园企业总投资达3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7.6亿元。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园区可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
丹凤县域工业集中区是省级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由东河产业园、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和通用航空产业园三大片区组成。目前入驻企业33户,总投资17.4亿元,年实现产值28.5亿元,税收6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柞水小岭工业园区2013年被确立为全省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园区依托小岭境内得天独厚的菱铁矿、银矿、白云石等矿产资源,全力打造钢铁工业及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加快铁矿资源开发及深加工、有色及贵金属深加工、非金属材料加工和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四大产业体系实施进程。预计到2015年园区将实施总投资62亿元,入园企业达到3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
2013年,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产值249亿元,同比增长49.5%,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达到44.3%,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目前,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成效已逐步显现,继2012年我市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区获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争先进位奖之后,首次出现三个工业集中区同时受到省政府表彰。
在全省大力发展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大背景下,2013年我市中小企业完成产值775亿元,增长33.5%,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增长32.8%,增速居于全省前列。洛南县、商南县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连年获省政府表彰。上规模、快发展的县域工业集中区也为县区解决劳动力就业和地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市场注入源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