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日报讯 (记者 王尚锋)面对当前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雨,气温持续偏高,旱情严重的实际,全市上下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千方百计保证人畜饮水安全和工农业正常生产,努力缓解旱情灾情,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目前,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抗旱救灾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旱情出现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部署,全力组织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市委书记胡润泽、市长陈俊先后到受灾严重的县区,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了解旱情,亲自指挥一线抗旱救灾。
我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先农业后工业”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全力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全面调查水源现状、用水需求和人畜饮水困难情况,科学制定抗旱用水计划,采取组织车辆运水、设立临时供水点定时送水、严格控制城区建筑和工业等高耗水企业使用自来水、启用水井水窖自备水源等紧急措施,着力缓解城乡群众饮用水紧张局面。全市共打临时机井400多眼,铺设临时供水管道600公里,设立临时供水点20多处,投入机动运水车518辆,解决了11.7万人、1.6万头大家畜的临时饮水困难。
充分发动群众和灌区管理单位,全面开启渠、库、站、塘、坝等一切灌溉设施,全力开展灌溉保苗。积极组建抗旱服务队,实行巡回作业,最大限度发挥抗旱设施设备作用,扩大灌溉面积,减少农业损失。抢抓有利天气,开展人工增雨2次,一定程度缓解了局部旱情。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人数28.5万人次、机电井1566眼、泵站26处、机动抗旱设备4489台套,实施抗旱灌溉面积60.4万亩次。
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全面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在绝收田块补种小日月庄稼,实施以经补农,全市共补种杂粮、蔬菜5万亩;全力抓好工业生产,动员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值效益,做到以工补农;广泛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外出劳务,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全市共开展技能培训53场次,组织劳务输出12万人次。
我市抗旱救灾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农业厅等省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水利厅及时下拨重大抗旱资金425万元,省农业厅支持保苗资金150万元。市委、市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紧急筹措1000万元,支持各县区抗旱救灾。各县区多渠道筹措资金3054.5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抗旱救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