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贾鹏里 通讯员 雷超锋)近日,我们沿着当年中原突围北路军李先念率部进入商洛山区的路径,来到蟒岭核心——革命老区红色宽坪。经过商洛县政府旧址,站在五峰山上鸟瞰,70年前的红色热土,已是楼房林立、集贸繁荣、浓绿葱郁的人间天堂。近年来,北宽坪的森林覆盖率91.2%,绿色产业、环保村镇、绿色食品,支撑着红色宽坪的绿色崛起。
沿镇政府向北5公里,就来到韩子坪村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走进占地80多亩的钢架大棚,一眼望不到边的是那一排排、一堆堆的代料平菇。10多名群众正在提着篮子采摘商品菇。村党支部书记程东来告诉我们,今年村上6户群众入股120万元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百亩,搭建57个钢架大棚,种植代料平菇40万袋。同时配套建起代料装填车间和冷藏室,现在日产平菇1.8吨,收入1.2万元,主要供应西安欣桥蔬菜批发市场。据介绍,韩子坪村食用菌种植项目规划占地158亩,总投资250万元,续建钢架大棚55个,发展代料香菇55万袋,每年创收400万元。目前,这个合作社入社人员11户,解决5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周边40多户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
韩子坪村只是北宽坪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一个缩影。镇上以韩子坪、刘院产业园区为依托,带动全脉、三合等6个村发展450万袋代料香菇;以宽坪片区规模化经营为中心,带动张河、小宽坪等4个村发展180亩代料香菇;广东坪、郭湾等8个村发展5.5万架食用菌椴木栽培,食用菌产业收入占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成多。同时,畜牧、中药材、核桃、板栗、鼯鼠产业实现区域布局、群体发展,占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成。镇上每年组织5100多人转移就业,创收入7650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成。上半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21元。
政权建设和城镇建设是长期制约北宽坪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即使是三四年前,北宽坪镇政府驻地也和20年前没有太大区别。2011年7月,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制定“镇村面貌五年大变样”的发展战略,组织力量精心编制镇村五年发展规划。经过3年努力,先后建起2868平方米的镇政府办公楼、720平方米的文广站综合楼、卫生院门诊楼、公租房、教学楼等等。一个绿色现代、文明宜居、开放和谐的山区特色小镇初具雏形。北宽坪移民新村占地108.8亩,预计投资3116万元,规划建设住宅102套,安置群众424人。一期项目已全面竣工,二期工程已在规划建设之中。总投资336万元的镇中心幼儿园大楼去年9月建成开园,当时就有80名幼儿入园,今年又接纳95名幼儿。幼儿园室外铺设绿色草坪、游乐设施,室内铺有地毯、装有空调,被称为娃娃乐园、小镇一景,被商州区项目观摩评为“十佳工程”。镇上相继筹资硬化了育才路、东一路、东二路、警民路和宽坪老街,山区群众从小镇建设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同样是那座山坡、那条沟渠、那片土地、那些民众,北宽坪镇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超过了以往多年建设成果的总和。究其原因,除突破发展的时代背景外,关键是镇上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并在五个文明建设中得到了有力验证。2011年7月,镇党委在机关干部中全面推行“学习效果考试、在岗纪律考勤、日常工作考核、年度工作考评、个人品行考廉”五项考评制度,还开设了“周三学堂”,每周三由班子成员轮流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廉政准则、应对突发事件、政德修养,定期开展效果测试,增强干部综合分析、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行出勤公示牌制度,请假统一由分管和主要领导双审批。推行日工作记实、周审查交账、月总结评比制度,促使日常工作不走过场、考核落到实处。分别在每天、每周、每月工作实绩的基础上进行优秀评选活动,在年度考核中增加民主测评。2013年,镇党群口的优秀公务员评选宁缺毋滥。同时,推行干部廉政谈话、廉政考试、廉政档案制度,促进干部自警、自省、自律、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