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关键少数”
陕西省2014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出炉后,商洛人心里有一种冲动:“同样处在大山中的宝鸡市凤县能入列十强县,商洛为什么就不能出个十强县?”
“商洛有优势,但干部缺乏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和魄力。”市委组织部一位干部说,特别是洛南县县委书记、县长接连被查处,一些原来就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的干部似乎更有了借口。 “实现大发展、大突破,没有一支敢于担当、任劳任怨、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不行。”市委书记胡润泽说,全市要在解放思想中强化落实,在敢于担当中促进落实,在转变作风中狠抓落实,以大落实推动大发展。
针对一些干部庸懒散软、为官不为、廉而不勤的问题, 商洛市进行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执行政令不坚决、履行职责不到位、推诿扯皮不担当、方法粗糙不耐烦等懒政问题;整治工作不在状态、人在心不在和在岗不干事等懈怠问题;整治应办理不办理、应答复不答复、应公开不公开,以及不给好处不办事和办事不公等不作为问题。
去年以来,商洛市在全市推广商南县“广场问政”的做法,六县一区陆续开展 “百姓问政”活动230场次,对部门单位“一把手”公开问政1060人次,有的干部被当场免职下课,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大力整治机关单位和服务窗口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三难”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低保、保障性住房等六项重点民生政策全面进行大核查,逐镇、逐村、逐组、逐户进行地毯式排查,从严从快查处了一批挪用、套取、贪污民生资金等重大典型案件,取消了一批不符合城乡低保和高龄补贴对象的“错保”和“人情保”,使各项民生政策不缩水、不走样,公平公正、切切实实惠及群众。
一次次学习、一项项制度,一场场问政,使干部队伍精神焕发,正气高扬。为改革发展注入活力。2014年以来,商洛1022个市县包扶部门单位结对包扶贫困村979个,3.34万名干部职工结对包扶贫困户7.39万户,包扶干部共为贫困户办实事9.23万件。干部既是发展的领跑人,又是重要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