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委构建基层党的建设新格局札记
本报记者 贾鹏里 通讯员 雷超锋 张希锋
近年来,商州区先后有两名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镇办党委副书记,9名村级党组织书记享受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待遇。这是商州区委贯彻落实“四位一体”部署、强推“五个五”党建的又一创新举措。
商州区委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将基层组织建设与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度融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凝聚加快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全区上下形成了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对标看齐,党建责任落得实
围绕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序的党建责任体系,商州区委着力抓好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知责、明责、定责、履责、追责五个环节,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区委书记张盈安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坚持每月常委会研究一至两次党建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镇办党委书记谈主体责任座谈会。每名区委常委联系包抓一至两个镇村、机关及非公和“两新”组织,集聚党建合力。区委建立党建问题、责任和整改清单,严格“六个一”党建责任制,提升党建考核权重,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党建责任。通过建立定期述职评议、跟踪督导检查、考核奖惩挂钩机制,有效传导从严治党压力。去年以来,实施镇办党委书记停职跟班学习教育2人次、问责23人、诫勉谈话195人次,促使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与此同时,区委推行“互联网+党建”模式,将党建网站、远程教育、网上党员活动室、党建微信平台与各部门镇办门户网站以及全国各类新闻网站相互链接,打造了一个集教育、管理、监督、交流、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党建+X”平台,实现各级党组织建设“互联共建、互通共享”。
重点示范,镇办管理有新招
为切实改变镇办干部管理缺乏抓手、管理粗放、作风不实、联系群众不紧密等问题,商州区在落实镇办“五项制度”的同时,创新建立周通报曝光、月汇总公示、季考评追责落实机制,还对镇办硬件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实施有宿办室、职工灶、浴室、有线电视、互联网、文体活动场所的“六有”安心工程,做到“五项制度”严管干部,“六有”安心工程关爱干部。
沙河子镇党委按照“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领头”的工作思路,强化“产业支撑、项目拉动、资金扶持、政策保障”等措施落实,为全国重点镇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为其他镇办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目前,全镇已累计完成投资21.24亿元,城镇基础配套相继完善。去年以来,共办理民情问题2835件,办结信访案件77起,为民代办事项2256件,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刘湾办事处党委突出“红色党旗引领、绿色经济腾飞、干群共建和谐”三大主题,做好“服务商洛市区、服务商丹园区、服务南秦新区”三项服务,有效解决干部管理不严、作风漂浮、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呈现出五个新变化:干部管理有了新手段、为民服务有了新提升、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绿色产业有力新发展、广大群众有了新评价,取得了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良好效果。
支部引领,富民强村兴产业
商州区委在农村实施“片组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深化“抓班子强责任、抓教育强素质、抓管理强服务、抓投入强保障、抓公开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五抓五强”活动,出台村组干部管理“十要十不准”规范,实施“十有”强基工程。从去年8月起,区上足额预算拨付村级经费和干部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