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发展加快。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为契机,努力激发中小企业“双创”新动能,加快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新局面。1-5月,预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4.5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4.2%,比去年同期提高1.79个百分点,新增私营企业563户、个体经营户2500户。在全市开展企业存在问题摸排,召开交办会予以协调解决,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多方联动,全面整治。实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建立清单公开、企业减负工作长效机制,设立企业举报投诉中心,建立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制度,确保非公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采取领导包抓、项目倾斜、融资协调等措施,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成长梯队“三星企业”,已培育省级中小企业成长梯队企业58户,其中,行业之星15户、成长之星30户、创业之星13户,建成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2个,16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今年纳入梯队预备企业31户,在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