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对党员干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对党员干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2016-12-06 08:33:12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同时抓住‘关键少数’,将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在新近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一意思被反复强调,并且明确了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

  对党员的信任与关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充分信任是为了增强党员施展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干好工作的动力和底气,也是对党员干部更好为人民服务,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激励。

  然而,充分信任不代表不要监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内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不受约束和监督将产生腐败,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当下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也面临着不少诱惑。透视近年来的部分案例,个别党员干部大行腐败之道,败坏党风政风,无不与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抓好党内监督这个基础性工程,才能把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有些干部认为,受监督是组织上不信任的表现。其实信任和监督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近年来,管党治党的实践证明,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接受人民的检验,接受事业的考验,才能更好地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八项规定”、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出台等一系列党内监督举措,都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其实,监督不仅是信任,更是一种保护。有了监督,才能够防微杜渐,避免党员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小错最终酿成大祸。干部要把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以及赋予的权力当成责任,当做考验,主动将自己置身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中。既要把信任和责任时时放在心上,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又要自觉接受上级对下级、组织对个人、同级之间以及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把监督作为祛病强身的营养剂,保持思想、行动上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政协召开工作务虚会议

      本报讯(记者 张瑞)12月5日,市政协主席高健主持召开工作务虚会议,总结交流三届市政协履职工作,精心谋划今后五年及明年工作思路。  听取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各委室负责同志汇报交流后,高健说,市政协工作务...

    时间:12-06
  • 我市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化合作

      本报讯(记者 李敏)12月5日,市政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深化合作座谈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光照出席会议并讲话,共同为“商洛资源环境与工业技术研究院”揭牌。市...

    时间:12-06
  • 我市举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专题报告会

      本报讯(记者 李敏)12月5日,我市举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作《实施区域创新驱动,厚植区域发展优势》专题报告。市委书记陈俊会见王焰新一行,市长郑光照主持报告会...

    时间:12-06
  • 我市加快创建秦岭特色小镇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发春)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秦岭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计划利用4年时间,创建20个左右宜居、宜业、宜游、宜创新的秦岭特色小镇,全面构建具有陕南特色的“节点式...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