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令推行后,石棉制动器衬片的使用确实少了很多。”袁海龙说。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较大型车企上使用的情况的确少了,但是有些低端车型或者汽车维修店,还是会采用。据本报记者调查,浙江不少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厂商就提供石棉刹车带、石棉绳等等产品。
袁海龙介绍,石棉的替代材料早就已经出现,在制动器衬片这一部件上,可以使用半金属片,后来又采用海泡石,完全可以符合车载性能。此外,也引进了国外的一些先进工艺,采用石纺压制。但这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并非所有厂家都能掌握。
而没有相关禁止规定的其他汽车零部件,石棉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其中较大面积使用的就是垫片。浙江慈溪等地是汽车垫片生产的集中地,据当地一位生产该类型产品的老板说:“有些汽车企业还是会大批量的采购石棉垫片,特别是以低价车取胜的厂商。在汽车维修店,采用的就更多了。”
尽管有更好的替换材料——石墨垫片,但其价格也更高。浙江泰兴市盛泰密封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各种汽车排气管垫片,其中就有金属石墨垫片,“也有石棉垫片,当然价格会低不少。”该公司内部人士称。
“汽车零部件采用石棉的情况,包括它采用的程度,这个在汽车行业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它能不能使用、使用到什么程度,这对企业而言都是内部机密。”袁海龙说。
禁用标准缺失
长城、奇瑞含石棉零部件曝光后,业内担心的是含石棉汽车零部件对车主危害到底有多大?
长城汽车认为,对车主并没有危害。“它是嵌在部件里看不见摸不到的垫片。它有没有危害?危害多大?含多大成分才算危害?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在使用这种垫片?”商玉贵反问。
一位汽车零部件技术专家表示,含石棉零部件装在没有摩擦产生的部位,其对车主并没有直接危害。但是,其在生产和报废处理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不可忽视。这也是欧美国家完全禁止使用石棉材料的原因。
据本报记者了解,商玉贵反问的“含多大成分才算危害”,目前我国尚没有哪个职能部门能对此作出回应。质检总局在回应石棉使用范围的提问时表述颇为模糊,其称国家有关部门是明令禁止了石棉的使用,但是目前无法找到该文件的编号、发文单位等信息,建议向国家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咨询。
国家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工程师8月1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称,石棉属于保温、隔热材料,并不属于耐火材料中心负责检验范围,而归属哪个部门尚不知情。
事实上,国家对于汽车零部件使用材料检验并没有常规的程序。我国包括长春、芜湖等地有多家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拥有相关资质的单位,但其职能更倾向于零部件品质性能,而非材料。
比如检验制动器衬片,通常检验的项目为摩擦系数、指定摩擦系数允许偏差、磨损率、剪切强度、热膨胀率、压缩应变、冲击强度。其检验后公布的名单显示,即使是石棉制动器衬片,如果通过了上述项目检验,则被列为合格。
据南方一家拥有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资质机构的内部人士介绍,其实汽车零部件是否含石棉的检测手段并不是难题,只要通过简单的材料分析就可以做,用国内的设备包括扫描电镜、X光衍射等。
但因为国家没有相关标准,质检机构并不会去对零部件进行是否含石棉的检验,“哪些部件用了石棉,用了多少,企业自身对此也是保密的,质检机构也不方便去检验,因为涉及到产品研发技术和专利。”上述人士说。(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