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此番复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在外交部长王毅宣布乘坐红旗公务车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见法国总统奥朗德时,乘坐的同样是红旗轿车,并在访问斐济时赠予对方20辆红旗轿车作为礼品
从1958年一汽人手工敲打出一辆“东风”轿车(红旗轿车前身)送到中南海供毛泽东检阅,到2013年5月30日一汽集团在北京鸟巢宣布最新款的红旗C级轿车H7正式上市。红旗品牌已经走过了55年的历程。
和德国奥迪曾在二战废墟中戛然而止的命运一样,红旗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度被勒令下马停产。
这一次重新出发,红旗的目标直指“中国奥迪”。 不过,在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口中,他更愿意将红旗品牌在服务上对标丰田的“雷克萨斯”,以此吸引广大的私人消费者,而不是占据潜在客户中极少数的政府官员。
“红旗要做的是公车和私车的一种平衡,最终私家车市场才是红旗的生命。”在一汽庆祝建厂60年的活动上,徐宪平公开表示。对于历经半个世纪洗礼的红旗品牌而言,这样的感慨是带有悲怆意味的。
在此之前,红旗品牌曾两度复兴,但均因各种原因铩羽而归,留下的是一汽人对现实的无奈和下一次复兴红旗的紧迫感。这一回,许宪平希望红旗能成功“上位”。 如今,红旗品牌的复兴大计将在两大战场拉开帷幕:一是政府采购的“官车”市场,这里以前是黑色奥迪A6L的传统领地,现在红旗H7希望取而代之;二是更广阔的私人消费领地,这个市场对红旗而言更具挑战性,因为奥迪、奔驰和宝马这两年进展神速。
“从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性和红旗品牌自身的发展历程看,红旗再也经不起失败了,这极有可能是红旗的最后一次复出。如果失利,红旗很难有再重新站起来的机会。”接近一汽集团高层的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央领导一再强调“官员要优先坐国产车”的背景下,确保红旗品牌成功已经变成一项政治任务。
“还魂”礼宾车
不可否认,现在正是一汽升起“红旗”的最佳时机。 2013年6月17日,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官方微博“外交小灵通”发布消息称:“外交部部长王毅公务用车从今天起使用国产红旗轿车”,随即引起围观和疯转。 当日,一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经营红旗品牌的一汽轿车股价收涨1.73%。而在此之前,因为红旗利好概念频出,一汽轿车股价曾在两周内拉出多个涨停,股价最高一度冲破15元大关,两周内股价几近翻番。
如果说,成功必须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和,那么此番红旗品牌复出的“天时”可谓恰到好处。在外交部长宣布乘坐红旗公务车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见法国总统奥朗德时,乘坐的同样是红旗轿车。
此外,习近平还在一次外事活动结束后,将20辆红旗轿车赠予斐济,这也是中央领导时隔几十年后,再次将红旗轿车作为“国礼”赠予邦交国家。 红旗品牌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被中央领导认可并频繁现身外事活动,红旗轿车在上世纪60、70年代被冠予“外事礼宾车”和“国车”的美誉。彼时,“住钓鱼台、坐红旗和见毛主席”被认为是新中国外事礼宾的最高接待规格,而红旗品牌也在“外事礼宾用车”的光环照耀下上升到品牌顶峰。 这样的荣誉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迄今只有红旗独享。
从某种意义上讲,红旗轿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官车”标签,这也是红旗品牌此番复出必须攻克的目标。 按照一汽集团高层制定的红旗品牌推广策略,在真正推出面向私人消费者的红旗轿车之前,红旗必须先在“官车”市场拿下最重要的目标客户群—省部级以上的官员,而后者引发的“官车效应”,将最大限度助推红旗在私人消费市场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