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中国人买进口车被指"人傻钱多" 不卖高价白不卖

中国人买进口车被指"人傻钱多" 不卖高价白不卖

2013-08-23 16:2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分会副会长 苏晖

  中新网8月21日电(汽车频道王槊) 近日关于“中国车价全球最贵”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而中国的进口车价,尤其是豪车价格高出国外成倍乃至数倍已是不争的事实。日前,知名汽车营销专家,原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分会副会长苏晖做客中新网汽车频道视频访谈时表示,进口车价高不能光怨经销商,消费者也有责任,消费高价进口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面子问题,经销商的心态就是既然加价多少消费者都愿意买,那不卖高价白不卖。这种奇特的消费行为助长了进口车三倍、五倍的价格。

  进口车价高别光怨经销商消费者有责任

  对于国内进口车价高的原因,苏晖表示,进口车价格包含制造商、总代理商的成本、费用、利润,以及一系列关税、消费税、增值税、3C认证税等一系列税,车辆出库到店,还要加上经销商的费用。此外,汇率对车价影响也很大。上述因素相加,使一辆进口车拿到4S店的市场价格变得非常高。

  不过苏晖同时表示,除了上述原因外,消费者的盲目热捧也推高了进口车价。苏晖举例说,一辆奥迪Q7,2010年时托关系都很难买到,甚至要加价20万、30万。一辆售价298万元的顶配路虎览胜,2011年更要加价至少60万到70万,这样加价自然就把车价推得非常高,利润就不只是两倍的问题,可能是三倍、四倍的问题。

  富二代拆迁户推高车价人傻钱多不卖高价白不卖

  苏晖表示,消费高价进口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面子问题。比如买路虎这样的车,并不一定是他喜欢高端的越野车,而更多是爱面子。此外,也要看谁在买这种高端车。路虎、法拉利、保时捷这些高端进口车大多是私营企业家、富二代在大量消费。还有一种,近几年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的豪华车有50%被拆迁户买走了,因为很多拆迁户,比如大兴修建机场,就会给他们一大笔拆迁费,这也促成了他们消费的畸形。

  苏晖说,经销商就是这种心态——既然我加60万,你还得托关系买,加多少你都愿意,那我不卖高价白不卖。这种奇特的消费行为助长了进口车三倍、五倍的价格。苏晖说:“说中国进口车之所以价格那么高,有一句话叫”钱多人傻“,非常形象地反映出国内消费高端进口车的人的心态,你助长了这种高价格,成倍价格的进口车的市场,如果我们冷静下来,能够客观消费,价格也抬不了这么高。”

  汽车流通协会未配合发改委调查车企垄断但垄断的确存在

  近日有媒体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配合发改委,对各品牌汽车的售价数据进行收集,以确定车企是否存在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苏晖对此说法进行了否认,称流通协会内部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可。

  苏晖称,发改委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行调查,这件事不符合实际。他表示,这不是汽车经销商和代理商之间的行为,而是属于政府之间的行为,应该由发改委亲自操作。如果发改委要委托调查,一定是由政府发言人公布这个事情。苏晖表示,到目前为止,从官方网站,从各方面没有查到有关的信息,而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内部对此也并不认可。

  但他同时表示,中国的汽车行业长期以来确实存在垄断行为。

  苏晖说,中国车市的垄断现象最早从上海大众开始合资生产桑塔纳开始,到现在合资车占到国内汽车市场份额60%就一直存在,在进口车领域也是一样,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是有些时期由于市场的原因表现不太明显,但近两年表现得比较明显。

  消费者保护法规太软弱买车前是上帝买车后是“孙子”

  对于国内频繁出现汽车维权纠纷,甚至豪车也出现维权难问题这一现象,苏晖表示,与国外有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法相比,国内的消费者保护制度非常弱。只有法规的条文,而没有执行的技术和保证。苏晖说,制造商、经销商都必须遵守法律,而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出了问题不能把责任先推到消费者,消费者找消协投诉,找媒体曝光。苏晖表示,他经历过很多豪华车消费纠纷,消费者就算投诉了,经销商也解决不了,完全无视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苏晖认为,不管是中国的经销商、外国的制造商,还是外国的总代商,都必须服从中国的法律,否则就不能在中国卖。“中国现在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消费群体,腰杆为什么硬不起来?我觉得应该让他们腰杆硬起来,你硬不起来,消费者就投诉无门,解决不了。所以经销商有恃无恐,出了问题,他就推到制造商,制造商说这是你的事,因此我对中国实行三包信心不足,如果我们还是这种腰杆,法律还是这样软弱,推出了以后,仍然会加剧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困难”。

  苏晖说:“中国制定法律法规的部门,制造商的板凳不能坐,代理商的板凳也不能坐,经销商的板凳也不能坐。如果你坐在制造商的板凳上,自然你的态度,你的法规条文,就倾向于制造商,那消费者权益很难很难维护。”苏晖认为,中国汽车经销商最应该跟国际接轨的不是价格,不是品牌,也不是营销,而是售后服务的理念、形象和决心。“国外的消费者真正是上帝,我们国家的消费者,没掏钱以前你是上帝,掏钱以后,你就变成孙子了,你得求他,怎么怎么办。这种风气不转,或者经销商不把卖车赚大钱变成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上来,我们是做不到汽车强国的。”(中新网汽车频道)

  • 相关阅读
  •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低迷出口连降 价格优势渐失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依然呈下降趋势,而自主品牌采取的“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出口策略也开始面临挑战。...

    时间:08-23
  • 外企"独霸"进口车市引垄断质疑

      部分进口和合资汽车在国内售价畸高的问题近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反垄断部门亦透露,已密切关注该问题不下两年。...

    时间:08-23
  • 全面超越 全新荣威550科技“五”动车市

      中新网8月20日电 2013年5月4日,全新荣威550正式宣布上市,并以11.88-18.28万元的价格、全面升级的配置,加入竞争最为激烈的中级车市场。作为上汽专为80后群体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全新荣威550凭借足以代表高端自...

    时间:08-23
  • 打着缴税的幌子 进口车上市价格翻一倍

      同一款车型,在国外只卖5万美元,来到中国却摇身一变卖到100多万元,究竟是关税高还是经销商太黑心?连日来,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关税只是替罪羊,而经销商也是弱势群体,各大进口汽车...

    时间:08-23
  • 宝马南非工人罢工 3系产量损失1270辆

      据英国路透社援引南非当地报纸消息,约2150名宝马南非工厂工人因不满工资待遇,走出工厂罢工,造成产量下降。  宝马南非公司发言人Guy Kilfoil表示,由于在薪资待遇方面存在争议,该公司位于南非Rossyln的工厂...

    时间:08-23
  • 宝马新3系购车半年异味不散]

    前不久中新网报道遭遇异味问题的宝马新3系车主李先生近日透露,其在北京宝诚百旺4S店全车拆解检查过程中找到异味来源,并要求为其更换掉有异味的部件。...

    时间:08-23
  • 宝马全球配件供应滞后 车主排队等

      据美国《底特律新闻》8月21日消息,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因为新的供应管理系统的问题,无法准时送出汽车配件,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涟漪效应式影响,由此,宝马车主不得不排队等待维修。...

    时间:08-23
  • 交通"电子眼"经营权成创收工具

      作为交通执法人员现场执法的补充,“电子眼”对违反道路交通法规行为具有一定威慑力。然而,近年来有些城市、道路将交通“电子眼”外包给企业建设经营。人们担心,作为执法依据的“电子...

    时间:08-23
  • 车险“顽疾”亟待破除

      按常理,缴纳保费保的是多少金额的财产,保险公司就应该按多少金额来理赔。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保险公司并未遵循常理,商业车险投保时按新车购置价收取保费,而在出险后,却又另一副姿态,按照缩水的车辆折旧价来...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