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公务员加薪,企业员工怎么办

公务员加薪,企业员工怎么办

2015-01-22 09:1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公务员涨工资,企业员工怎么看

    中青舆情监测室制图

公务员涨工资,公司老板有压力

    中青舆情监测室制图

    1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为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公务员工资调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文件,目前这三个文件已下发到各单位。

    据统计,2013年全国总就业人口为76977万人,这次加薪政策覆盖的范畴为700万名公务员队伍以及3100多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占整个社会就业人群总数的很小一部分。

    “我们普通员工喊涨工资怎么都没有戏,公务员一喊,就涨一大截工资!”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有27.3%的网友认为,不管什么制度、法规的出台,一定要考虑上亿农民工、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希望涨工资、带薪休假等福利政策不是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员工的专利。

    企业员工:希望工资增幅跟上物价上涨水平

    2014年,重庆、陕西、山东、北京等19个省市(含计划单列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天津、上海、广东等23个省份发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发现,从最低工资标准的绝对数上来看,目前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仍然是上海,分别为1820元/月、17元/小时。这些标准给当地企业合理确定员工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并不具有强制性。

    来自广东佛山的网友说,工资涨了10%,物价涨了50%,到底是物价水平变高了,还是生活质量变高了?另一位名为“猫”的网友则举例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三五个好友下馆子一顿饭20元足矣。2006年以后月工资上涨至3000元左右,却发现下不起馆子、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了,工资收入越来越不值钱了。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发现,有36.1%的网友认为,企业员工工资增幅应该跟上物价上涨水平;27.3%的网友认为,国家进行薪酬体制改革要体现公平、公正。

    企业:再涨工资将压垮制造业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33.3%的企业认为“五险一金”已占到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半,企业负担太重,承担不起再次上涨工资的压力;另外有45.5%的企业表示,涨工资不是企业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

    一部分企业反映,“五险一金”已占到企业工资总额的40%至50%。只要雇员的工资收入翻1倍,单位用工支出就要翻两倍。这样,用人单位决定给员工加工资的冲动就会变得十分渺茫。

    比如,一名企业员工每月到手的工资(含税)6000元,那么雇主就要掏出10000元-12000元的真金白银,这对于原本就不景气的制造企业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据媒体报道,由于社保缴费等标准与基数持续上调,部分小微企业不堪重负,干脆弃保。

    员工涨工资当然是好事,但是上涨就有可能把企业涨没了。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环境不断地给企业员工传递涨工资的压力,最终可能把企业涨垮。企业真垮了,劳动者会受益吗?企业家和劳动者之间是合作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连经济学家郎咸平也站出来替制造业说话了。企业员工工资的上涨将给制造业带来压力,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将令中国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加强监督确保现有工资福利政策“落地”

    名为“白山”的网友透露,他在单位工作20年,月工资1000多元,没有社保、医保与福利,干着和别人一样的活,改革的阳光何时才能照到他们身上?

    有网友说,《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的内容都没有有效落实,农民工讨薪问题时有发生,公务员等有关群体又在涨工资了。

    中青舆情监测室监测发现,有24.5%的网民认为, 当务之急是把国家关于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的政策落实到位。

    中青舆情监测室认为,在公务员群体加薪的形势下,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将对物价上涨指数、市场购买力等方面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及税收、社会二次分配的间接影响等。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正视和听取企业员工对工资上涨的合理声音与诉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监督,保障国家现有涉及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的政策执行到位,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让企业员工只见其文,分享不到其好处。

    中青舆情监测室认为,政府应该利用财税杠杆,对提高雇员薪酬水平的企业进行激励和支持。不能完全把员工涨工资的重任推到企业身上,政府应该出台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保障员工工资保持合理的增长幅度。

  • 相关阅读
  • 万达入股西甲劲旅马德里竞技

    看着西甲劲旅马德里竞技俱乐部首席执行官吉尔和主席恩里克在合作协议上签上了名字,站在他们身后的王健林露出了笑容。2001年,王健林以1.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大连万达俱乐部转卖,留下顶级联赛55场的不败记录从中国足球从容抽身。...

    时间:01-22
  • 深圳盐田区创新推出“城市GEP”核算体系

    深圳市盐田区今天发布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城市GEP”核算体系。通过初步核算,2013年盐田区“城市GEP”约1000亿元,是当年GDP的2.5倍,人均GEP约47万元;1000亿元中,自然生态系统总价值660.88亿元,占65.09%;人居环境生态系统总价值354.52亿元,占34.91%。...

    时间:01-22
  • 马斯克底特律放话:特斯拉要在中国造

    从来不参加任何国际车展的特斯拉掌门人艾伦·马斯克,破天荒地在2015北美国际车展专业日潜入底特律。在马斯克眼中,目标价为3.5万美元的Model 3,以进口车方式进入中国是“荒谬的”,所以,他绝不会等到超级工厂的50万辆产能全部得到利用,才在中国建厂。...

    时间:01-22
  • 汽车电商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1月9日,中国汽车互联网迄今为止最贵的一次投资“落锤”——易车与京东、腾讯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易车将获得京东及腾讯以现金和资产形式的投资共计约15.5亿美元。“如果用1~10分来看的话,现在可能才做到0.5分”,这是李斌对目前易车电商业务的自我评价。...

    时间:01-22
  • 成品油消费税上调的逻辑是什么

    在全球原油价格逼近每桶40美元的低位时,成品油消费税上调的逻辑是借用低油价窗口期进行加税,尽可能降低其负面影响。特别提醒,这里有个严格传导,加税引致的价格上涨,令消费者减少成品油消费,进而利用更节能的设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时间:01-22
  • 商务部:我国已成资本净输出国

    “2014年我国实际对外投资超过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推进确立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更多释放企业境外投资的活力。...

    时间:01-22
  • 旅游不仅拉动消费也促进投资与出口

    “一直以来,关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业界普遍认为只对消费有贡献,与投资、出口拉动无关,这是一个误区。出境旅游,以人员“走出去”为先导,带动对外投资、货物出口、技术出口和服务出口,是新一轮出口和对外投资的先遣队。...

    时间:01-22
  • 2015:整顿旅游市场不手软

    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中,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是贯彻始终的重点要求。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说,要充分认识到旅游市场秩序治理不能等。要注意发挥好市场主体的作用,按市场规律办事,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时间:01-22
  • 一所大学的新儒商创业教育试验

    该中心分为培训区、咨询区、服务区、文化展示区、素质拓展区、孵化区6大功能区,并为每个大学生创业团队配备1~2名指导老师或企业家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套餐服务”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只是山东工商学院开展新儒商创业教育的一个缩影。...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