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中越边境“天生桥”助推两国边民互市大发展

中越边境“天生桥”助推两国边民互市大发展

2017-08-28 15:5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红河8月27日电 (陈静)修建后投入使用的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中越边境著名的地质景观新“天生桥”,27日迎来络绎不绝的边民和游客。

  在该中越边境处,因地壳运动将一座小山一分为二,形成一条深40余米、宽仅0.5米的天然裂缝,中国、越南两国以此为线划定国界,形成了独特的“地缝国界”景观。又因一块巨石掉落横置于缝隙之上,行人通过巨石走两步便可往返中越两国,当地人称其为“天生桥”。

  据马鞍底乡乡长杨锋介绍,几年前,“天生桥”的情况非常糟糕,因为没有护栏、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015年10月,经过4轮协商,中越双方决定在“天生桥”下方几米处修建一座新桥,方便两国边民通行,同年11月,一座3米宽8米长的水泥桥顺利落成,成为新的“天生桥”。

  站在新“天生桥”上,一边是中国,一边是越南,脚下40余米深的裂缝中河流呼啸而过,十分壮观。“天生桥”不仅是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也是连接中越两国边民互市的桥梁。

  “新桥虽小,但是搭起了两国边民友好往来、互通互市的桥梁。”杨锋称,早在1985年,“天生桥”所在的地西北村就被云南省政府批准为正式的边贸互市点。随着新桥的建成,更多的越南边民选择到马鞍底乡“赶集”、购物。

  据马鞍底乡政府统计,2016年地西北边贸互市点贸易额达4000-6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天生桥”全年接待游客8万至9万人次。

  不仅如此,新桥还成为两国政府互访的重要通道。马鞍底乡所属的金平县,与越南2省5县接壤,边境线长达502公里,有金水河国家一类口岸、热水塘和地西北两个边民互市点以及58条无天然屏障通道。

  绵长的边境线使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社会问题:边境安全、走私、拐卖人口、社会治安等。为促进边境安宁、提高边民生活水平,金平县、乡、村各级政府已形成了每年与越方多次互访的惯例,协商解决边境问题,携手并进共发展。

  据杨锋介绍,马鞍底乡政府欲借助当地“中国·红河蝴蝶谷”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通过“天生桥”前往越南沙巴小镇的出境旅游线路,丰富当地旅游产品类型,与越南边境城市实现互利共赢。(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