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接着再往下看,在列出了这么多原因的时候,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理由,中国式的方式能不能管住中国式的过马路呢?
解说:
昨天南京也展开了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整治。一位大妈横穿过马路被交警拦下,交警说:“大妈,你看,旁边就是路口,你多绕几百米不就到了吗?”结果大妈回答,“人生有多少个几百米啊,我要是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就被荒废了!”因为这句话,南京的这位买菜大妈成了网络上的红人。事实上,在中国式过马路的众生相中,不难发现那些闯红灯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深圳 行人:
我要急着上班,要不然跑这么快干嘛。
江苏南京 交警:
是不是早上起的比较晚上课时间到了来不及了。
学生:
是的。
浙江宁波 交警:
闯红灯了,您知道吗?
浙江宁波 行人:
我没看见,我眼睛很花。
解说:
着急赶路,不熟地形,这些都是闯红灯的理由。当然大多数人只是因为你过我过一起过的随大流心态,然而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交通规则意识淡薄和从众心态吗?3月末,本台记者曾对北京的多个路段进行了体验式拍摄。
本台记者 王剑锋:
这个路口的绿灯是50秒,按说走这样一段的距离时间很宽裕。可是当我刚启动的时候呢,首先避让了一辆右转让的出租车,这样就耽误一些时间。紧接着左转弯的车辆就过来了,只能继续避让,这样的话就仅仅这么短的一段距离我用了整整50秒才走过来,而且心里面一点都没有安全感,因为在人车混行的时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解说:
行人过一个绿灯,先后可能与三个方向的机动车交叉混行,而很多机动车看到行人都不会停车避让,甚至有的还会加速抢行。人车矛盾,显而易见。那么对于这样人流、车流密集的路口,是否应该考虑人车分离?比如建设过街天桥。
除此在记者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有一些红绿灯设置因为过多的考虑机动车如何快速通过,而对行人缺少考虑。记者先体验过一次马路,绿灯亮起记者快步走向路对面,中途没有受到任何车辆影响。可是刚走了一多半就变成了红灯,最后记者不得不一路小跑给机动车让路。秒表计时显示,这个路口的绿灯仅仅只有15秒,而红灯则是1分55秒,过这个路口年轻的记者尚且觉得吃力,如果是老人或孩子呢?画面上这位老人她在绿灯亮起时开始过马路,还没走到一半红灯就亮了。那么这个时候老人是该进还是该退呢?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的所有城市都存在。几天来,在网络上关于“罚与不罚”也讨论热烈,一方面双手赞成纠正陋习,而另一方面也存在颇多困惑。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中国式过马路是该改正,但是绿灯亮起迅速走起,可亮的时间根本不够从容地穿过人行道怎么办?难道停在马路中间再接受罚款吗?不合理的道路设计、指示灯设计等等等等,该罚谁呢?
白岩松:
在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过程当中,我也很容易看到一种中国式的质疑,就是治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交通信号灯以及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也都存在,到底是不是存在呢?当然存在。但是我们在质疑它的过程当中忘了我们另一边的责任了,于是大家心安理得的认为,你应该赶紧去治理这个信号灯,赶紧去管理很多很多的事情,忘了自己也要改变的地方。对了,在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时候,一个是要改变,一个是要改进,哪个占大头?我觉得我们个人的这种规则意识,然后遵循着闯红灯这种原则,另外提醒自己去改变一些习惯,应该是重要的改变,改变为主。但是信号灯等等现实中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改进。改变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加快速度改进,所以是在这样的原则下,不回避自身每一个公民的素质、法律的意识的前提之下我们来谈改进,而不是一谈改进就忘了我们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