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年商洛市两会专题报道  »  两会服务台

科学应对挑战 全面深化改革

科学应对挑战 全面深化改革

2016-02-18 08:58:4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智能制造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抓好电动客车、工业机器人、汽车液压缸、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壮大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突出抓好商洛电厂、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金钱河梯级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扩量升级。加快纳米新材料、含能产业园、商南硅科技园、钨钼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突出抓好“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工业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双创”孵化平台,推动人才创业和产业升级。继续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生态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体验并重转变。务实推进大秦岭生态旅游核心区建设,支持柞水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突出抓好商洛印象、商于古道·作家村、蟒岭绿道生态景区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牛背梁、天竺山5A级景区和闯王寨等7个4A级景区创建。加快旅游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推动旅游定制化服务,实现4A级以上景区无线网全覆盖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在线预订。高标准办好2016秦岭生态旅游节、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暨全国自行车锦标赛,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扩大信息消费和绿色消费,培育发展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养老康体、医养结合等消费业态。加快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提高群众收入,增强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环境,从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美食商业街区,构建“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商洛学院、商洛职院建立众创空间,建设大学科技园,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组织实施多晶硅技术集成等10个科技专项,抓好14个省市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改革科研评价制度,明确科研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在成果转化中所持股份比例。

  统筹城乡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面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多规合一”,确保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将风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绿化带,县城绿地率达到35%以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网格化、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城市分级分层管理。

  推进“一体两翼”城市内涵式发展。健全市区县共建机制,推动主城区、南秦新区、商丹园区、洛河园区、商于古道文化景区“五大板块”联动发展,推进商丹同城化发展,支持洛南打造市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商丹、商洛城市干线路域经济带开发。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54个,其中新建21个,年度投资61.3亿元。继续抓好“十大城建”工程,重点实施南秦新区、环城南路、老体育场改造、商帮广场会馆群、华阳老街等项目建设,确保市文化艺术中心、新建商洛中学、滨江银杏公园、商丹和商洛城市干线等项目建成投用。

  抓好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各县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抓好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聚集,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继续抓好重点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继续抓好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品质提升,启动8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

  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提速。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十大棚改”项目,全市新启动棚改项目21个,改造1.13万户,年度投资56.7亿元。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打通供需通道,采取“五个一批”举措,消化存量商品房。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