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染金丝峡
掌中商洛讯 2016年,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和“大秦岭封面”的商南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优”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富裕和谐美丽商南为主线,瞄准“四区建设”,壮大“五大产业”,推进“六件大事”,突出抓好“十项重点工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争一流,在困境中创新驱动,在实干中转型开拓,全县经济发展跻身全省追赶超越的“第一方阵”,融入丝带经济的核心板块,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截止12月底,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6.6亿元,增长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增长18.56%;完成财政收入3.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5亿元,同口径增长9%、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0元,分别增长12.86%、14.85%。全县经济在稳健运行中唱响了“商南声音”,美丽幸福的新商南成为镶嵌在商于古道上的亮丽明珠。
亮点之一:“三产联动”奏响产业脱贫最强音,“八大战役”支撑两万余贫民脱贫摘帽。

富水镇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基地(亮点之一)
按照“党政主导、三产联动、综合施策、整体推进”的思路,探索实施了战略上“三步走”、战术上“三联动”、战备上“三保障”的“333”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制定了涵盖教育、医疗、产业等方面的10个专项脱贫规划,落实扶贫资金6亿元。建成全省首个集指挥联络、数据处理、督查考核为一体的脱贫攻坚作战平台。全面打响以产业增收为首的“八大战役”,探索了“一产四借四还、二产四加四动、三产四建四带”精准脱贫模式,培育了一批产业精准扶贫企业和基地,7082户23963名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工作被国务院表彰。
亮点之二:抓项目强工业扩增量,商南荣膺“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

硅科技产业园打造“亚洲硅谷”(亮点之二)
采取“县级领导包抓、相关部门负责、干部驻点推进”及“节点督查、四色督办、季度考核、交账问责”等机制措施,推动88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84.3亿元。36个项目建成投产,38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全县签约引进项目35个,引资146.27亿元。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4家,累计达到68家,4户企业纳规入统。项目库项目总投资达1582亿元,成为全省谋划项目总投资过千亿元的两个县区之一。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3亿元,增长18.01%;非公经济增加值42.5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5.6%,完成外贸出口1850万元。
亮点之三:西街棚改树立县级棚改样板,“三城联创”推动新型城镇化步伐。

西街棚户区改造建设加速推进(亮点之三)
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和国家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为抓手,以棚户区改造、城乡环境整治、七沟一河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4.45亿元,做美县城,做优集镇,做靓乡村。迎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火车站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主体完工,西街、东岗等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地下管廊综合试点县、数字城管建设、环卫市场化、城市智能亮化等工程稳步实施,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达到13.57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2.95%。城市管理日趋精细,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商南被评为“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先进县”和“全市城市工作先进县”,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通过初验,国家卫生县城成功二次命名。
亮点之四:央视《乐游天下》走进商南,“全域旅游”打造美丽乡村和县城“会客厅”。

美丽乡村清油河镇后湾村打造“秦岭慢谷”(亮点之四)
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围绕金丝峡二次腾飞目标,按照“5A景区+美丽乡村+文化名镇”的“三位一体”建设思路,不断丰富金丝峡旅游业态布局,精心打造了七大特色农庄、太吉湖、太吉官渡、丹水驿、太吉古镇等新景点,统筹推进阳城驿等精品景区及后湾、太子坪等10个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后湾、鹿城公园被命名为3A级旅游景区,太子坪美丽乡村被命名为省级旅游示范村。商南县被评为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县。全年接待游客578.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97亿元,分别增长11.83%和15.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增长12.7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3.55%。
亮点之五:农村环境整治呵护“商南蓝”,商南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

城区饮水水源保护区(亮点之五)
坚持把“一江清水供京津”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城周绿化及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污染物减排控制目标全面实现,创建市级生态镇2个、市级生态村4个,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通过验收,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成功命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陕南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4%,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7.5%,森林覆盖率达65.5%。“房在林中、水在城中、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成为商南新印象。
亮点之六:新编大型历史舞台剧《闯王寨传奇》首演, “惠民红包”增强群众获得感。

新编大型历史舞台剧《闯王寨传奇》在商洛大剧院首演(亮点之六)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质量稳居全市前列,高考万人比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县,市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全年154个民生项目建成143个,完成投资16.27亿元,占计划的120%,民生支出占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以上。火车站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主体完工,完成陕南移民搬迁安置3876户。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6%以内。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秦风楚韵•鹿城追梦”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常态化公演,新编大型历史舞台剧《闯王寨传奇》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成功首演。新农合、城镇医疗保险、城乡低保等惠民兜底政策规范实施,城乡居民福祉不断增强。
亮点之七:综合改革催生发展新活力,政府效能建设有了新提升。

一站式集中办公打造便民服务新通道(亮点之七)
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积极推进行政、财税、农村、医疗卫生等各项改革,发展活力得到激发。全面推进先照后证、 “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三证合一、一证一码”登记制度,落实企业年度报告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工资改革、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公务卡改革等有序推进。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县就业和社保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亮点之八:开展“法润商山行动”,“平安商南”建设提质增效上水平。

普法宣传助力平安商南建设(亮点之八)
扎实推进法治商南、平安商南建设,实行领导干部“四访”、包案机制,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大排查、大调解活动,推行“诉访分离”制度,全县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开展食品药品“五进”活动,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控,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全县没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较大级别安全责任事故,各类安全生产绝对控制指标、相对控制指标和事故起数指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县信访局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试马街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亮点之九:“4+3”工作法全面推行,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得民心。

廉政大讲堂给党员领导干部“洗脑充电”(亮点之九)
持续推行“4+3”工作法,形成权责对等的责任分解体系、科学规范的责任落实机制、完整闭合的责任追究链条,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认真践行“四种形态”,加大纪律审查力度,深入开展“抓转促”专项整治,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十条意见”等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行镇办协作区交叉检查、协作办案等制度,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常态化。全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4件,“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4.49%,政务环境持续优化,公正廉洁、阳光透明、规范高效的发展环境基本形成。
亮点之十:“三创三优”创响新品牌,党建领航加速追赶超越。

“三创三优”成为干事创业风向标(亮点之十)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三创三优”活动不断深化,“三项机制”全面推行,七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党建“五大板块”统筹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全面改造,基层干部待遇得到提高,县镇换届全面完成,基层党组织得到了全面加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创新开展的农村党建“215”管理、机关“双联共建”、社区“四联共建”、流动党建“243”信息化党建模式,找准了新时期党建工作引领发展的切入点,实现了党建领航发展、助推脱贫互动双赢的良好格局。商南被评为全市“五个五”党建工作先进县,全市“五个五”党建现场会后,先后有30余批次兄弟县区前来观摩学习。

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2016年商南荣誉榜
1、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2、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3、全国绿化模范县
4、中国天然氧吧
5、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6、县工商联荣获“2016年度创新中国特别奖”
7、县扶贫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8、县信访局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9、试马街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10、太子坪社区获全国计生协先进
11、县就业和社保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
12、后湾村成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13、鹿城公园、后湾美丽乡村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
14、“双山”牌红茶中国茶博会获银奖
15、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16、省级生态县
17、全省粮食流通示范县
18、县司法局被评为“全省六五普法先进集体”
19、县科教体局被评为全省“全面改薄”工作先进集体
20、“奕华牌”绒绣、“秦露牌”绿茶评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
21、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
22、全市“五个五”党建工作先进县
23、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先进县
24、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
25、全市城市工作先进县
26、全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先进县
27、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
28、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29、全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30、全市促进消费增长工作先进集体
31、全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32、全市减碳工作先进集体
“八大工作”开启2017年追赶超越新航程
掌中商洛讯 开局重在开头,决胜重在决心。2017年,商南县将抓好“金丝峡旅游产业园、硅科技产业园、国漆科技产业园、商圣小镇、双创基地、脱贫攻坚”六件大事,认真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完成生产总值85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26.44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4.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4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10%、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3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9126元和9957元,分别增长11 %和12%,物价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40名。
工作之一:突出项目带动,力促经济总量稳步扩张。

太吉湖上浪遏飞舟
按照“谋划项目抓质量、开工项目抓推进、建成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拓市场”的思路,全力抓好76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至少谋划5个10亿元、20个5亿元、30个3亿元以上的产业类项目,100个以上政府性投资类项目,对已入库的“僵尸”项目予以替换,使入库储备项目始终保持在500个以上。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亿元以上。
工作之二:突出精准施策,力促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村级活动场所成干部群众温馨家园
重点发展茶叶、食用菌、狝猴桃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5.8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4.5亿元。全面实施69个卡内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清油河水库建设。城关、试马、富水、清油河、金丝峡、青山6个镇办,35个贫困村1.67万人在年底顺利脱贫。
工作之三:突出园区建设,力促工业经济转型增效。

海鑫现代农业科技园
围绕“产业绿色化”要求,优化工业结构,狠抓提质增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增加值33.7亿元,分别增长14%、15%。做大做强商南制造,力促主要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1%以上,完成3户企业纳规入统,新增出口备案企业3户。县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8户,新增就业2200人。积极做好要素保障,全年新增贷款5亿元以上。
工作之四:突出全域旅游,力促商贸三产繁荣活跃。

国家3A级景区鹿城公园
全面启动商圣小镇、上苍坊生态文化乐园建设,加快金丝峡景区改造提升和阳城驿4A级景区、太子坪3A级景区创建。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试点推进“淘宝村”建设,新发展电商从业人员300人,新开网店150家,线上交易额突破2亿元。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工作之五:突出宜居宜业,力促城镇建设品质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