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公安在线  »  商洛好民警

忠诚映得警徽亮

忠诚映得警徽亮

2016-07-28 09:18:5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去年12月3号,洛南县南坪村张某家2400多斤小麦再次被盗。当时正感冒发烧的樊有宏身体极度虚弱,但是闻听消息后主动要求到现场进行勘查。在现场勘查中,他发现该案被盗粮食数量大,应该多人作案,和以往作案手法相似,可以考虑并案侦查处理。通过多次在现场观察和模拟,他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发现粮食柜旁边的洗衣机有移动迹象,而要移动洗衣机,就得先移动洗衣机旁边的玻璃茶几,他通过对玻璃茶几反复平行移动的推理,最终在茶几边沿背面发现三枚灰尘夹层指纹,并提取到指纹信息。随后他很快将指纹带到省上比对系统,经过3天的努力,通过与300余份指纹卡逐一筛选比对,终于锁定粮食被盗案犯罪嫌疑人贺某,为破获“10·08”系列粮食被盗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樊有宏在商洛警界名气最大的是测谎技术,经常在案件“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依靠自己的智慧,运用测谎技术,让案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他依靠熟练操作心理测试工作,成功破获了洛南“4·29”投毒杀人案、丹凤“9·20”投毒杀人案、镇安“9·28”爆炸杀人案等10余起全市重特大刑事案件。时至今日,市内不少兄弟单位,但凡有重大疑难案件还是要请樊有宏同志前去参与侦破。
  2014年8月,洛南县张坪水库项目部职工陈某等4人刚领的工资1.8万元工资被盗。张坪水库是县上的重点项目,工资被盗导致100余名职工情绪出现波动。县委、政府要求限期破案,消除影响。专案组勘察现场、排查分析后认为该项目部3名人员嫌疑最大,但苦于缺乏直接证据,无法确定到底谁是案犯。为了迅速打破僵局,县局指派樊有宏对嫌疑对象进行心理测试。经过有宏测试,各项证据最终都指向了该项目部工头李某。然而,对李某的审讯却是一波三折,案件依然迟迟没有结果。
  樊有宏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反复回放,根据案发后李某行踪无重大变化这一线索,判断出李某所盗现金尚在现场没来得及转移,想重新测试。刚好李某问讯时反复说自己没拿钱,不行的可以重新测试。樊有宏对李某说:“警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亦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你安心吃完饭,可以再测试一次。”就在李某吃饭休息间歇,樊有宏根据现场线索重新设计了测试题目,最终巧妙地测试出了李某将现金藏匿在私家车内的重大信息。当侦查员从李某的面包车内查获了被盗现金1.3万元后,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说,“我现在真是服了你”。亲眼看着失而复得的现金,现场几十名工人激动地说,“没想到警察还真有两下子”。而这,只是樊有宏利用测谎技术为案件侦破取得突破的诸多成功案例之一。商洛市七个县区,有时遇到重大疑难久侦不破的刑事案件,就请樊有宏到场协助,常常成功告破。
  危急时刻冲在前
  泰戈尔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生命”。刑事侦查虽然没有抓捕罪犯时的惊心动魄,但这条充满挑战和荣光的战线上,也常常伴随有刀光剑影甚至流血牺牲。但,危急时刻樊有宏总是自己冲锋在前……
  2009年9月,寺耳镇居王峪矿山发生一起爆炸案件,犯罪嫌疑人将矿洞内临时储存爆炸物品的库房门炸开,取出雷管等爆炸物品准备报复他人,后被及时制止。要查清案情真相,必须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炸毁库房门的现场进行勘查。可是,该矿洞年久失修且又刚刚被炸,随时都有落石危险,在洞子没灯光、硝烟弥漫、乱石丛生、堆放的炸药库随时会有二次爆炸的可能的情况下,樊有宏给年轻同事丁永安说:“你不用进去了,我进去就行了”,毅然只身一人背起勘查器材,趟着洞内浑浊的积水,弓着腰在只有80公分高的矿洞内走了3公里才到现场进行勘查。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