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公安在线 > 商洛好民警

忠诚映得警徽亮

忠诚映得警徽亮

2016-07-28 09:18:5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那时心里只想着同事是年轻小伙子,没事大家都好,万一出了事,人是我带出来的,没办法给人交代,所以我没让他跟我一块进洞。”想起进洞勘察现场往事,樊有宏还历历在目。他说,从事刑侦工作,他先后十几次进入情况复杂的坑
  2011年8月,洛南县城关镇西寺古墓群多次被犯罪分子盗掘。案发现场的玉米地里有一个被犯罪分子挖出一个直径50公分、5米多深的盗坑,坑壁都是松软的土层,勘查的当天,一场大雨使部分坑壁塌方,要到坑内实地勘查,不仅难度大而且有危险,就在这时,樊有宏丝毫没有犹豫,腰间系上绳索,滑落到坑底,有条不紊地开展勘查工作。这一下去就是几个小时,当他被吊上来的时候,看着满身汗水污泥的他,同事不无幽默地说:“今天出土了一件活文物啊!”
  不惧危险,不畏急难,一旦工作来临,一向平静的樊有宏总是敢于战斗。
  2013年元月,洛南县城关镇八里村薛某家中房屋突然着火,现场勘察表明,系人为纵火。案件发生在“双节”期间、“两会”召开之际,社会反响强烈。面对压力,县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并圈定了犯罪嫌疑人。然而,嫌疑人薛虎某自恃火灾现场没有遗留犯罪证据,不仅不承认案件是他所为,而且变本加厉,公开持刀到薛某家寻衅滋事,向公安机关叫板。眼看一个多月过去了,办案人员仍未取得有价值的证据。关键时刻,专案组决定让樊有宏对薛虎某进行心理测试。但嫌疑人光棍一条,以混混自居,恶语相向,扬言报复。樊有宏则不愠不火,凭着他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犀利的目光,严格按照定性依据对测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结合测试过程中嫌疑人心理变化过程打消其顽抗到底的心理。后经突审,薛虎某很快交代了其犯罪事实,这起轰动一时的纵火案终于成功告破。事后,在谈到嫌疑人威胁时,樊有宏说:“干了坏事的人,心终究是虚的,你不要看他气势汹汹,其实是外强中干。何况我们代表的是正义,有什么好怕的,怕就不干这份工作了。”
  言传身教树高节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是首先得学会吃苦。”樊有宏是个能吃苦的人。这吃苦的精神来自于对技术工作的那份热爱,来自于传帮带中的那份担当。
  参加工作以来,他身边的同事不是提拔就是调走,只有他日复一日在枯燥、繁重而又清苦的技术岗位上坚守着,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个人问题。即使因“痕迹检验”和“心理测试”技术一流,多次获上级部门邀请,他仍甘愿坚守在刑侦工作第一线,从不懈怠,毫无怨言。他说:“基层离群众最近,离发案现场最近,是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最佳场所,也是最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
  对并肩作战的老警察,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对刚刚入队的技术员,他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帮助他们一天天成长。正是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洛南公安队伍不断彰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011年10月31日,县城一高中学生被害致死,警方连夜进行尸检,把提取的检材放在警车后备箱里。结果凌晨2点多,石坡镇杜某某家被人用炸药炸了,技术中队樊队长给年轻民警张鑫打电话,让他一起去石坡勘查现场。正是夜深人静,张鑫要把车上的人体检材及时放到六楼物证室,实在感到害怕,说话支支吾吾。樊有宏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物证桶里装的是尸体的部分器官,年轻人怕是有些胆怯。樊有宏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告诉张鑫不要急,不要害怕,并和他一起到公安局院子把检材搬放到物证室。一句普通而温暖的话,一个简单的举动,给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技术民警带来的是理解,是关怀,是贴心的温暖。在随后的工作中,樊有宏倾其所有,帮助张鑫掌握刑侦技术要领,使其进步很快,已成为业务骨干。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