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秦岭泉茗  »  动态资讯

创建茶叶专业示范社 服务助推茶叶产业化

创建茶叶专业示范社 服务助推茶叶产业化

2017-01-20 15:54:07

  近年来,商南县供销社抓住茶叶产业归供销社管理的时机,紧紧围绕商南县茶叶主导产业,坚持把培育和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助推全县茶叶产业经营的有效载体,积极引导茶农走专业合作之路,组建了多个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将商南县雨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作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重点培育,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该专业社的资产由起初入股28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0万元,由单一种植成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现拥有紧密型茶园900亩,松散型茶园4100亩;拥有茶叶加工厂240平方米,商茗牌雨山泉茗、雨山炒青生产线各一条;县茶艺街设雨山茶叶批零门市40平方米。年产茶叶70吨,产销额1330多万元。现已基本达到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标准要求。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拓建基地,大力扩张茶叶种植规模。该专业社坚持走生态、产业双赢的路子,一手抓新园建设、老园科管和改良提高,一手抓专业社社员的入社工作,努力扩大茶叶基地面积,提升茶叶品质。从组建专业社起,该社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基地、购置种苗、加工设备等,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包销农户产品,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茶和发展茶的积极性。为了做到科学发展,县供销社会同县茶叶技术人员,对李家湾及周边村的土壤气候等进行了科学论证,认为李家湾周边的红岩村、槐树坪村、中棚村、三河村属暧温带湿润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分,海拔800—1000米,土壤为粗骨性保湿黄褐土,PH值6.7,森林植被率98%,是名优茶适生地,宜大力发展。近年来,专业社通过发展社员510户,引领带动本村及周边区1030户农民从事茶叶工作,茶叶面积发展到5000亩,年茶农人均增收580元。雨山茶叶专业社2011年6月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定,2011年10月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

  二、壮大专业社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茶叶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并协调信用社,加大对茶叶专业社自身的扶持投资力度。近年来,专业社投入200多万元,建成240平方米的加工厂,建成雨山泉茗、炒青两条生产线。购置了12台新型加工设备,使茶叶精加工能力达到10万公斤;新修蓄水灌溉池600立方米及灌溉设施,可使300亩茶园得到有效灌溉;修建林间道路3公里,方便了采摘运输。生产、加工环境的改善,大大提高了专业社产品质量和效益。

  三、创新机制、积极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按照“专业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坚持以专业社为中心,积极建立统一生产调度、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统一加工生产、统一包装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的“五统一分”生产经营运行体制,倡导全镇所有茶叶加工生产都在专业社统一下进行,专业社与各成员茶场(入社社员)实行独立核算,利润按交售量二次返还,使专业社、茶场和入社茶农之间建立起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专业社连茶场(基地),茶场连农户的系列化开发、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茶叶发展模式。

  四、争创名牌,增加茶叶市场竞争力。坚持品牌战略作为加快茶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一是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改进制茶工艺,推广机械化生产,二是组织生产技术人员攻关,围绕名优茶开发,在炒青茶的基础上,生产出了雨山泉茗名优茶,商茗牌雨山泉茗在2012'中国·陕西(商洛)茶叶节名优茶质量评比获得银奖。2013年获得市供销社、茶叶产业办、茶叶协会(商政供发[2013]39号)《关于2013年度许可使用秦岭泉茗品牌茶叶企业的通知》。2012年10月8日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611014010215)。专业社产品两类,六个品种,商茗牌雨山泉茗(秦岭泉茗)规模为100克、200克、500克礼盒装;炒青为100克、250克、500克包装。目前专业社产品在县茶艺街设有销售门店,在商洛设有代理商,产品畅销省内外。

  • 相关阅读
  • 雨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概况

    商南县雨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由商南县供销合作社领办,于2009年7月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法人代表田风保。专业社自成立以来,通过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已入社社员210户,引领带动周边农户730户,茶叶面积达到5000亩。...

    时间:0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