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市长 陈 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在发现、正视和解决问题中推动科学发展,为建设幸福商洛、建设“三个陕西”、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问题导向是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
所谓问题导向,就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工作起点,以解决和回答问题为工作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
问题导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科学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在遭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壮大、在忽视和回避问题中瓦解消亡的。离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人类发展的脚步就将停顿。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历史规律,时刻以问题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用问题导向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不断推动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问题导向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我们党一贯重视问题导向,把观察、分析、研究和回答事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强大动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一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赢得了良好开局和广泛赞誉。
问题导向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确定应对之策,才能真正把握好改革发展的重点、节奏和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改革发展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在于找准问题
问题是旧体制的突破口,也是新体制的生长点。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是治理能力的体现。在发展中如果找不准问题,推进措施就没有针对性,也就失去了重点和方向。当前,我们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习,开门整风,真正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全、找透。
从政治基准齐不齐上找问题。向中央基准看齐是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的根本要求。在政治基准上找问题,就是看政治和组织纪律观念强不强,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是否存在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牢不牢,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是否保持清醒头脑,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就是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不深,与工作实践结合紧不紧,是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从工作作风实不实上找问题。作风实不实是衡量党员干部素质高低的基本标尺。在作风上查找问题,就是要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找准“四风”在每个干部身上的具体表现。主要看宗旨意识强不强,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是否存在群众观念淡漠、脱离群众等问题;看工作作风实不实,是否抓工作虚功多、实功少,是否存在不愿担当、不敢负责等问题;看精神状态好不好,是否有不思进取、萎靡颓废、自由散漫的问题,是否有开拓创新的朝气、奋发有为的锐气和争创一流的勇气;看廉洁自律严不严,是否有违反“八项规定”的现象,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公器私用等问题。
从发展成效好不好上找问题。发展成效好不好是对工作思路、措施、效果的全面衡量。在发展成效上找问题,主要看发展理念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思路是否符合中省的精神和当地实际,既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是否有效落实并取得实效;看在发展中是否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否有效提升了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否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否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在与过去比看发展的同时,敢于同发达地区比找差距,与同类地区比找不足,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