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你看,这团乌云一样的黑色,其实是孩子心里说不出的委屈。”8月13日,市儿童福利院多功能厅里,讲师庄海姣举起一幅7岁男孩的画作,向台下百余名护理员和社工解释线条背后的情绪密码。当天,市儿童福利院联合北京优术康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举办“儿童心理疗愈”专题公益讲座。市儿童福利院一线护理人员、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及商州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骨干成员参与学习,部分在院儿童还体验了绘画心理疗愈互动。
本次讲座特邀国际感统训练师庄海姣、资深学习困难与潜能开发干预师孙一文进行授课。庄海姣围绕“OH卡潜意识投射技术在儿童心理沟通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识别儿童分离焦虑、被抛弃感等,并介绍如何借助图像与文字的自由联想,帮助其传递潜意识中的情绪与需求。孙一文则以“儿童绘画心理疗愈的实践与解析”为主题,聚焦“儿童绘画中的心理语言”,阐述了绘画疗愈的实践操作流程,系统解读了儿童绘画中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背后的心理含义,强调每一笔都可能是孩子情绪与认知的表达。
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郑丹锋表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不是“附加项”,而是“必修课”。此次讲座不仅让一线职工掌握了OH卡沟通、绘画疗愈等实用技巧,更深化了“每个孩子的情绪都值得被看见”的服务理念,用专业与温暖为孩子们撑起心灵晴空,助力他们在心理滋养中绽放独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