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毕竟只是“肉体凡身”,即便引入高科技,也有其无法逾越的界限,故而辅之以申诉程序。突破裁判并不是指“输不起”便胡搅蛮缠,而是通过合理合法地运用途径,积极争取“合情”的赛果,这是“负责”。
5、突破“偏见”
“误判”诚可恨,“偏见”错更多,奥运会本意指创造一个和平共处的体育大家庭,但总有一些人发出种种不和谐、不友好的声音,令人感到愤懑又可笑。最典型之事莫过于叶诗文“受辱”,这个年仅16岁的小姑娘还来不及为自己的成绩欣喜,就被迫站在长枪短跑前,接受西方媒体高慢的诘问。
归根结底是“偏见”作怪。偏见是无知的产物,这种无知又有二:西方媒体自命不凡,以及对中国在这四年间的蓬勃发展“视而不见”。哪怕叶诗文被逼出“中国人是清白的”这样悲壮的剖白,少部分西方媒体依然不罢休,就连奥委会公布的兴奋剂检测结果也被他们视若无物。
好在“真金不怕火炼”,随着事态进一步明朗,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放下“偏见”,叹服于叶诗文的勇气和实力。奥运赛场本该干净纯粹,诚邀西方游客们再来故宫,请站在干清宫前细读那块牌匾:正大光明。
6、突破“头巾”
对叶诗文的偏见还有一部分来自“男女之别”,理由是她在400混合泳的冲刺阶段比男子奥运冠军罗切特还要快0.17秒。且不说这项数据的引用是否科学,可见西方对女性仍持有固有偏见。君不见,网球女子双打比赛上,美国名将大威廉姆斯的最高发球时速可达207.6公里,傲视群雄。
连最为“保守”的沙特阿拉伯都敢于突破性别歧视,首次派出了2名女性运动员参赛。沙特和英国奥组委达成妥协,既尊重传统服饰风俗的要求,但为安全考量,“掀”起神秘的面纱和头巾。3日,柔道选手沙哈卡尼戴着一顶紧裹在头上的黑帽出场。尽管出场仅有82秒,但无疑如她所言“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7、突破“格局”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宛如“华山论剑”,总有一些名将折戟,又有一些“黑马”杀出,体育传统以这样的方式传承。而从整体来看,一些国家的“崛起”势必挑战固有的武林盟主,在乱战纷呈过后,新的格局悄然形成。
以柔道为例,随着近一个奥运周期里成绩最为稳当的中国名将佟文在3日止步于女子78公斤以上级半决赛,7名北京奥运会金牌得主在伦敦全部遭遇滑铁卢,无缘卫冕。从“零奖牌”到“3金1银1铜”,俄罗斯队莫不是受到总统普京的“刺激”,堪称是伦敦奥运柔道赛场的最大意外。而将柔道视为传统国技的日本则铩羽而归,男子项目上的“零金”已迫使其柔道协会委员长“自决于人民”。
其他比如中国“砸锅”的举重队,展现出“多级“的格局,这既有“海外兵团”的强势回归,更是国际人才交流的大势所趋。而在“伦敦碗”,据悉非洲军团将挑战田径传统强国美国,令人拭目以待。
8、突破“个性”
本届奥运赛场上,诸多“80后90后“绽露头角,年轻赋予了他们无尽的“个性”。而微博、推特等自媒体的兴盛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彰显,于是在伦敦奥运赛场上,可以听到中国队员在媒体前高呼“爸爸我爱你”,也可看到队员们在紧张备战之余“苦中作乐”的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