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
“100米来说我确实比博尔特要多跑几步,大概7步左右。”苏炳添说。1米72身高的他在百米跑“大长腿”时代,能踏上世锦赛决赛这种级别的赛道,实属“突兀”。在鸟巢这场让现场八万人沸腾的比赛中,苏炳添在赛前检录区,先是使牙买加老将鲍威尔吃了一惊。“他看到我是个黄种人,年纪也比较小,而身材也不是特别出众,可能觉得很奇怪。后来就找志愿者问了我几句。”苏炳添说,不过在鸟巢的飞人之战中,他还不是个子最矮的那个,美国的罗杰斯身高只有1米70。
事实上对于短跑的选材、训练角度而言,身高并不是原则因素,要跑得快除了腿比别人长、步子迈得开,还需要你动作够快。
从这个角度看,博尔特才是绝世天才。百米赛道上的顶级运动员中,普遍的身高在1米8左右。而小个子苏炳添,虽然腿比大个子们短,但步幅却不是劣势。跑完100米,苏炳添大概跨越48步,他的平均步幅达到2米08,博尔特的步幅有2米33,按照步幅/身高的比例来看,苏炳添达到的比例甚至优于博尔特。
“亚洲速度”或打开黄种人新局面
小个子飞人更容易拥有快速的步频,因为他们的身体更灵巧。教练袁国强一直用“圆润流畅”来评价苏炳添的技术动作,在身体素质、各肌肉群经过训练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后,苏炳添的力量增强,摆臂、迈步都更有力。苏炳添的突破源于他从2014年冬训开始,对百米整体技术动作的改变,改变最根本的,是从起跑开始改进节奏。以往苏炳添在百米赛程的前30米几乎全球无敌,但起跑就爆发的习惯,使他在后半程难以保持步频节奏,打磨技术的关键是调整节奏,把体力完美分配到100米距离中的每一步中。
在男子百米跑这个“竞技体育皇冠上的宝石”项目中,黄种人的突破更具有打破神话式的意味。
有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西非人种的生物力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使其比其他人种更适合短跑,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将西非人种的运动基因注入了加勒比地区,并带到了北美洲,因此牙买加和美国那些继承了西非“速度基因”的运动员,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