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 静)近年来,丹凤县竹林关镇南院村党总支按照“分类指导、争先进位”行动要求,对标“一强五好”创建目标,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机制活、治理好、百姓富的乡村发展之路。
南院村立足“一室多用”“多室合一”原则,对村级阵地进行优化布局,改造提升9个功能部室,完善设施配置,打造集村级办公、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红色阵地。按照村(社区)工作机制挂牌指导目录,清理不合理挂牌7个,明确五大类82项群众服务代办事项。窗口工作人员亮身份、明职责,推行一次性告知、帮办代办等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快捷办理。组织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开展座谈会2次,举办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先进典型评选等文明实践活动12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次,党群服务中心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南院村严格履行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村“两委”干部岗位职责,坚持周例会制度。吸收1名大学毕业生和1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培育后备干部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承诺的“一年十件实事”全部完成。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先后开展政治理论、党务知识、惠农政策宣传培训100多场次。实施“归雁计划”,完善人才信息库,引导2名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领办和入股村集体经济,依托本村传统手工作坊、种植养殖基地等平台,培育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7名,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让村庄发展有“里子”更有“面子”,南院村探索跨村联建、村企联营、村户联结“三联机制”,推行“共享小院+特色工坊”庭院经济模式。成功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基地2个、精品农家乐2家、露营休闲基地1个。春夏交替种植油葵和油菜各100亩,2024年引导42户村民发展“五小”经济,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5万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路、景、院、业”一体规划,拆除废弃圈舍11个、乱搭乱建24处,修建梯田80亩,建设花海观光通道3公里、口袋公园3个、小菜园11个、小果园7个,打造美丽庭院10户;组建志愿者服务队4支,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2次,评选道德模范15名、最美家庭23户。成立“老李说理”工作室,吸纳退休老干部、乡贤能人、包片民警等资源,定期举办群众说事、干部说理、法官说法“三说会堂”,确保村内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