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 晨闫青竹)11月15日,笔者从洛南县人民法院了解到,自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洛南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511件,审结4090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153.22件,连续五年被市中院评为“执法办案和重点工作优秀单位”。洛南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安排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执法办案为主线,以“五强化五提升”为抓手,提担当、增本领、强保障,力促干部作风能力全面提升。
洛南法院始终将政治学习作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政治业务能力。突出政治统领、坚持学习培根、强化党建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书记、支部书记常态化讲党课,干警政治理论基础不断夯实。组织干警参加政治理论大讲堂、审判业务大讲堂37期700多人次,参加最高法、省高院培训。开展“法官讲办案故事”6期130多人次,开展聘用制书记员业务知识技能竞赛69人次,法官干警的政治素养、工作视野、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洛南法院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方位多举措为全县中心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保驾护航。择优选派资深法官“一对一”服务民营企业,向民营企业发放风险提示2000多册,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为企业解决难题,法官干警深入企业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助推民营企业良性发展。召开秦岭生态司法保护“洛南模式”新闻发布会,发布秦岭生态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牵头与西北政法大学等6家单位共建全省首个秦岭南麓林业“碳汇赔偿”协作机制,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主要领导包抓“千万工程”示范点打造以来,以当地特色非遗手工工艺为资源,在保安镇建设了集文旅和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手工非遗街区,带动就业6300多人,实现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洛南法院着力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和执法办案工作,完善分调裁审机制,强化办案质效,提升公正司法成色。出台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党组成员月汇报制度、部门负责人季汇报工作例会制度、案件阅核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全面加强院庭长的监管能力,院庭长阅核案件852件,庭审质量和裁判文书论理释法水平明显提升。
洛南法院将司法为民作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深入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和智慧法院建设,强化便民举措。提升“如我在诉”意识,网上立案578件、缴费2019件、退费1203件、送达1788件,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诉前调解1925件,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三提三交三确保”多元解纷工作法,成立全市首家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中心。扎实开展法律“九进”活动,深入镇村开展以案释法活动30多次,讲授法治宣传讲座36次,法官深入16个镇(街道)为人大代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宣讲,主动引导代表学好法、守好法、用好法。与县职教中心签订框架协议,联合开展“法治校园”共建活动,选派22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40名干警被聘任为法治辅导员,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洛南法院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提升作风纪律成效。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常态化督导检查、提醒谈话、督促整改,引导党员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让青年干警在大案要案办理、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接受淬炼,快速成长,一大批青年干警走上新岗位、肩负新任务,干部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