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一个合作社开启一条乡村振兴路

2025-03-20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马泽平 见习记者 孙远飞

  合作社组织群众进行金银花苗管护

  绿野风来草木香,沃田初起春耕忙。3月8日,春日暖阳轻柔地洒在洛南县景村镇御史村。在御史村宏泰金银花合作社种植基地里,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修剪、施肥、翻土,眉眼间满是对丰收的憧憬,欢声笑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不断回荡。

  近年来,宏泰金银花合作社通过大力发展金银花、黑花生、红仁核桃树等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之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链式发展: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赢”

  御史村宏泰金银花种植基地里,修剪后的球状金银花藤正孕育新芽,套种刚两年的红仁核桃亭亭玉立于梯田上,即将抽条。

  “以前种金银花要碰运气,遇到商贩压价只能干瞪眼。”宏泰金银花合作社理事长郭夏锋蹲在地头,抚摸着新补栽的金银花苗,向记者回忆起当初创业的不易。起初,郭夏锋一人单打独斗,尝试金银花种植。搞农业产业,困难远比他的创业热情多——面对资金短缺、技术匮乏、气候影响、市场认知度低等重重困难和挫折,他坚持了下来。为了筹集启动资金,郭夏锋四处奔波,甚至不惜抵押家产;为了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他虚心请教专家,日夜钻研;为了打开销路,他走遍各地,不厌其烦地向客户介绍金银花的功效与品质。

  2011年,郭夏锋联合5户村民注资500万元成立合作社,将零散的金银花种植户纳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链条。如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已覆盖700多户家庭。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郭夏锋又将这种链式发展模式引入黑花生种植。合作社在景村镇打造500亩黑花生示范基地,选用专用有机肥,使亩产量不断上升。

  在三要镇北司村,村民王金锋正驾驶着小型翻土机对黑花生地进行翻土作业。“以前觉得种地没前途,现在跟着合作社干,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他笑着说,“去年种了一亩黑花生,收入近万元。”在御史村的一片田地里,村民张新娃正忙着整地。他今年计划种植两亩黑花生,干劲十足。“去年我种了八分地,收入5000多元,今年扩大种植面积,收入肯定更多!”张新娃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

  村民贾康三则对合作社的深加工项目充满期待:“听说合作社今年要打造千亩黑花生基地,我准备借此机会多种几亩黑花生。”

  据悉,合作社目前已经带动周边200多户群众增收,户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群众受益,让御史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郭夏锋说。

  科技赋能:田间地头的“创新革命”

  “金银花是中药材,市场需求大,而红仁核桃则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金银花和核桃树套种,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但二者之间多少株距,这是学问。”郭夏锋说,“这得亏和商洛学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为全面加强合作社科技创新实力,丰富产品类型,宏泰金银花合作社与商洛学院携手组建研发团队,及时攻克产业发展各项难题。在商洛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发出金银花茶系列、黑花生系列、土蜂蜜系列、杂粮系列、烤核桃系列等30多种名特优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不仅提升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合作社又投资购买了两套深加工生产线,用于金银花连翘茶的加工和黑花生米的食品加工。

  深加工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为加快农民种植技能提升,合作社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普及,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组建了一支12人的专家导师团队,团队成员涵盖农业技术、电商运营、视频制作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开办了中药材种植、电商、金银花秋冬季管理、短视频剪辑等4场次培训,累计参培人数达500多人次。通过这些培训,农民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农业技术,还掌握了电商销售、短视频制作等新兴技能,为农产品的销售拓宽了渠道。

  郭夏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不断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御史村历史悠久,村内建有村史馆、家风家训馆和农耕文化馆,还有成片的金银花采摘园、黑花生种植园。郭夏锋认为,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除了种植和加工,郭夏锋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将御史村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村。

  “我们计划结合金银花采摘园,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项目。”郭夏锋指着村史馆的方向说,“游客可以来这里了解御史村的历史,体验农耕文化,还能亲手采摘金银花,制作金银花茶。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御史村有资源、有基础,完全可以打造成洛南县的旅游名片。”

  从种植到加工,从产业到文旅,宏泰金银花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个诞生于秦岭深处的农民合作社,用13年时间书写了一部“小农户衔接大市场”的生动范本。正如郭夏锋所言:“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让每一粒黑花生都成为富农的‘金豆子’,让每朵金银花都绽放出幸福的模样。”

  一个合作社,开启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一片田野,孕育着无数农民的希望。御史村的故事,正是中国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 相关阅读
  • 保安镇党员干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开让)春风轻拂,万物苏醒,走进洛南县保安镇,一幅幅繁忙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洛南县保安镇仓圣社区,村民们抢抓农时,按照马铃薯、大豆以及玉米间作套种的方式正在开展春耕春播。面对部分群众家...

    时间:03-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