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洛南有效解决脱贫群众就业增收问题

2025-04-18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 韩 佩)4月10日一大早,洛南县灵口镇下河移民搬迁小区的脱贫户孙苏灵像往常一样,推着垃圾车、拿着扫帚正在清扫小区路面。据她介绍,老家以前居住条件艰苦,后来住进了搬迁房,通过公益性岗位有了保洁员工作,每个月有850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梦想。
  近年来,洛南县把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为安置就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聚焦重点人群,强化政策引导,严把岗位关口,从严规范管理,严格资金发放,加大跟踪服务,推动公益性岗位开发惠及更多群众。截至目前,洛南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5374个,2024年发放岗位补贴资金31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
  从严把控岗位开发。洛南县加大公益性岗位政策宣传,多渠道引导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针对公益性岗位数量多、类别多、资金压力大等实际,建立镇(街道)初审、行业部门复审、县人社局终审“三级联审”机制,坚决杜绝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增设岗位。通过科学规划岗位类型,重点向生态护林、乡村保洁、治安协管、集体经济等民生领域倾斜,既满足基层公共服务需求,又避免财政资金浪费。目前,岗位类型涵盖12类28个工种,形成“按需设岗、以岗定人”的良性循环。
  从严筛选安置对象。洛南县聚焦困难群体帮扶,坚持“精准帮扶”原则,摸清岗位开发需求和群众意愿,明确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大龄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对象、残疾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脱贫劳动力等七类人员,建立“大数据比对+实地核查”双轨审核机制,依托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对申请者身份、社保记录、就业状态等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政策福利精准惠及困难群体。
  从严规范人员管理。洛南县创新推出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用人单位和人社部门双重管理模式,实行跟踪服务,落实“日常管理+动态抽查”机制,按月考核在岗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率和工作效率;县人社局通过“电话抽查+实地检查”不定期督查,对空岗、挂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骗取补贴资金、不服从管理等行为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优惠政策。近三年,累计清退不合格人员37名,追回违规补贴资金58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岗位运行效能。
  从严资金审核发放。洛南县坚持以补贴资金精准审核和安全发放为底线,强化“人、岗、钱”统一原则,制定《洛南县公益性岗位补贴审核细则》,规范和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资金拨付,严守民生政策底线。明确资金发放标准,对年龄超限、身份不符、重复申领、在岗超期(三年)、人岗分离、信息异常等六种情况一律不予拨付资金。同时,资金拨付前进行系统审核和公示备案,将补贴资金通过社保卡直接发放到本人手中,确保资金监管使用安全。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