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长安大学定点帮扶商南成效显著

2022-11-2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通讯员 韩哲文 代绪刚)自2013年长安大学定点帮扶商南县以来,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商南县资源优势和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学科和教育优势,帮助商南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积极推动“党建+帮扶”深度融合,组织23个分党委、党总支与商南县10个镇办党委、22个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了“校党委-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县委-镇党委-村党支部”五级联动。开展支部共建、党员联育、活动联办、“一村一品”创建等党建结对帮扶活动,援建商南县党员党性体检诊疗中心等红色文化基地。同时,积极推行“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产业帮扶模式,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00多万元,支持产业、基础设施、民生等项目150多个;引进帮扶资金5000多万元,引进外地企业9家,实现产值3亿多元;带动3000多户群众致富增收,扶持木耳、瓜蒌、桑葚、水产、天麻等一批涉农小微特色产业项目。

  长安大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连续选派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共96人赴商南县支教和志愿服务,构建“科研团队-专项项目-产学研平台”的科技帮扶体系,提供商南县道路丹江画廊旅游公路可行性研究、丹江画廊旅游规划设计等技术支持服务,建设农村公路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商南县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助推商南县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此外,还建立“长安大学-商南县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基层干部5361人次,培训技术人员2504人次。

  同时,长安大学积极搭建“教职工福利采购、校园生活消费、校园食堂采购”三个消费帮扶平台,推进商南优质农产品进高校、进食堂。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及社会力量,吸引动员校友及校友企业来商南投资消费,协助商南扩大特色农产品消费渠道,建好“田间到餐桌”“线上到线下”的产销链,直接采购商南农特产品3300多万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400多万元。

  • 相关阅读
  • 商南加快创建金丝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10月以来,商南县进一步加快金丝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步伐,依托金丝峡5A景区品牌效应,充分挖掘金丝峡山水资源优势,通过生态保护、设施配套和项目引入等多种举措,培育大旅游、大...

    时间:11-25
  • 发挥资源优势 做靓旅游品牌

      ——商南加快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11月12日,以“水韵江苏,醉美泗阳”为主题的“2022第七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旅游文化节”开幕。由中国国土...

    时间:11-25
  • 湘河镇开展“三进三提升”活动

      本报讯 (通讯员 许 锋)商南县湘河镇积极整合“四支队伍”力量,认真开展“三进三提升”活动,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双百”行动水平...

    时间:11-24
  • 发展肉驴产业 蹚出增收新路

      本报通讯员 黄山林 陈聪利  肉驴养殖基地一角  深秋的凌晨已有一丝丝寒意,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但商南县过风楼镇徐家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姜世应却早早走出家门,匆匆忙忙赶去邬鱼沟组查看肉驴养殖基地的小毛驴...

    时间:11-22
  • 种植天麻踏上小康路

      本报记者 南 玺  谢付记(中)晾晒天麻  “谢大哥,麻烦你看看我家的天麻种子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为什么今年产量没有去年的好了?”11月9日,在商南县清油河镇碾子沟村村民谢付记家,一位邻居匆匆忙忙...

    时间:11-22
  • 商南“三三”模式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本报讯 (见习记者 程思凡)商南县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目标,保持就业帮扶政策措施总体稳定,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2.5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52万人的10...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