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商南大力发展“1+N”农业特色产业

2024-05-27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想不到我们种出的蜜薯长势这么好,销路也好,今年准备继续大力发展。”5月25日,商南县过风楼镇太平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双鹏坚定地说道。
  今年,过风楼镇结合耕地保护政策在太平庄、县河口、徐家店、柳树湾等村(社区)大力整治撂荒地1000亩发展蜜薯产业,不断扩大蜜薯种植规模,提升蜜薯产品品质,延长蜜薯产业链,打造蜜薯产业生产、加工为一体的蜜薯产业园,力争成为“蜜薯小镇”。
  近年来,商南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聚力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商南县按照“一产茶菌果、二产钒硅镁、三产康养游”产业发展思路,将茶旅融合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发展“1+N”(茶菌果畜药渔菜)农业特色产业,持续扩大种养殖规模,聚力打造新农业百亿产业集群。截至目前,茶叶、猕猴桃被认定为国家级产业集群项目,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2.15万亩,茶产业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占全县旅游收入的55%,全县共建成茶园28万亩,年产茶叶8700吨,产值达16.5亿元。现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0多个、茶叶初制加工厂200多个、茶叶大户6200多户,辐射带动6个村集体实现年收益200万元以上,商南茶品牌价值达4.44亿元。推动产业链全程绿色化发展,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有效运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生物防治等新技术,建成全市唯一一家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商南茶、三文鱼、羊肚菌等10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26个农产品基地和29个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加快农产品品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产品品牌认证和企业品牌申报,形成金丝源、佳亿德、金丝十三花等特色品牌56个,打造秦岭泉茗、秦岭冷泉鱼等区域公用品牌8个,“金丝源”粮油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商南茶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商南县围绕“茶园景区化”目标,全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打造秦岭茶海门户区、茶业博览园暨综合体等景点12个。依托金丝峡“八大农庄”、试马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金丝峡镇太子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深度挖掘茶浴、茶膳、茶养、茶艺等茶文化康养要素,承办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绿茶)陕西选拔赛,举办“茶乡商南·香飘四海”中国商南茶品鉴会等系列活动,建成富水、试马、金丝峡等康养度假区,金丝峡栗园山居、竹心沙被评为市级精品民宿。坚持“链条化”谋划、“链主式”引领、“链长制”推进,深度开发茶多酚、低氘水、香菇脆、果汁、果干等产品30多种,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
  商南县搭建动态数字化、智能化生态茶园监测系统,开发提供产品生产情况、行情资讯、供需平衡等服务,健全市场和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格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营销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举办秦岭山珍品鉴推介会,高山蔬菜装进沪粤港澳“菜篮子”,茶叶、猕猴桃等农特产品销往国外。采取“政府推动+园区拉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等方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41家,带动2万多户群众稳定增收。

  • 相关阅读
  • 商南持续提升干部作风能力

      本报讯 (通讯员 胡先军 李治军)2023年以来,商南县聚焦“转作风”“提能力”两个关键,强化措施、细抓落实,着力将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效转化为加速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商南县“...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