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 亮)粮食安全,系于民生,关乎稳定。今年以来,商南县积极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推进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统计数据显示,本年度商南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5.61万亩,总产量3.18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5%、5.8%,为全县粮食稳定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惠农政策落地生根。全县积极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油菜扩种、小麦规模化种植、绿色高产高效促大面积单产提升等项目,累计落实补贴资金348.9万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002.19万元,惠及全县农民45226户,极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种粮积极性。
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商南县创新成立粮油生产服务联合社,下设5个分社,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发展思路,走集约化经营模式。总社和分社共有社员40名,拥有大型拖拉机、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类农业机械57台(套),为全县8000余亩耕地提供机械化耕种作业,接受委托代种、流转耕种累计1900亩,实现了种粮效率效益双提升。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商南县深入推进“五良”协同,持续优化完善高产稳产技术模式,强化病虫害科学防控,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县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全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耕地保护成效显著。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商南县累计恢复耕地10269亩,用于种植粮油作物,让“沉睡”的土地再焕生机,把撂荒地变成“致富田”“粮袋子”,总结提炼形成的《高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将“沉睡地”变成“粮袋子”》改革案例,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